米松小说网 > 原始部落大发展 > 第21章 陶器烧制成功

第21章 陶器烧制成功


第一个背篓过于结实了,竹篾也太细。

    背板太硬,背着不舒服。

    上沿加固的竹条位置太高,导致背带上面这头绑的位置有点高。

    现在不用立柱和底板、背板了,也不用细竹篾了。

    直接用一厘米宽,一两毫米厚的宽薄竹篾编。

    底部和上部合适位置,横着各编进去一根三厘米宽的竹条。

    既能当背带绑定位置,也能加固一下背篓结构。

    背篓底部和四个侧面,用多根宽竹篾横横竖竖编,压二撑二。

    口上斜着向上向内编,把口收小一半多,防止姿势不对漏鱼。

    口上沿处横着编一圈宽点厚点的竹篾,长出来的竖着普通的竹篾,向下多编几道,再烤软向上编几道锁定,把口做结实点。

    编紧密后网眼缝隙只有一毫米宽,连装芝麻都不容易漏,而且更薄更平整。

    新式背篓不仅更轻,结构强度也足够,背上百斤东西不会变形。

    背着比较舒服,不硌背,背篓更薄,不容易夹到细小货物,缝隙更小,不容易漏细小货物。

    族人们手没那么巧,好在这种编织方法很简单,很容易学会。

    只是速度比较慢,族人现在不缺时间,慢慢做,不急。

    容易出错,编歪了或扁了。

    罗云见谁编织歪了扁了,帮着调整回来,指点指点。

    到下午一点该出去捕鱼时,一个女孩子和两个女人的背篓快编完了,其他人大多才编了一多半。

    等了她们一会儿,等三个背篓编好后,捕鱼队背着四個背篓去捕鱼。

    今天傻鱼还是那么傻,很容易被诱饵吸引过来。

    大家有了四个背篓,干劲十足,直到捕到两百斤出头的鱼,把四个背篓全装满才罢手。

    大丰收了,回来后受到族人们的热烈欢迎,热热闹闹地开饭。

    半成品的背篓全编好了,共有二十三个。

    背篓暂时够用,之后慢慢编正常大口的背篓,现在改编绳子,绳子不多。

    原有的兽皮绳拆开,搓着重新编成较粗的工具绳。

    过于小和边角料兽皮切割成窄条,编织成较粗的工具绳。

    最有韧性的草绳,搓着编织成细细的细绳,准备缝制兽皮衣服。

    较有韧性的草绳,编成圆草绳和麻花辫草绳,三种粗细,长短不一,当工具绳用。

    编到天色微暗,大家休息,明天继续。

    次日一早大家编绳子,罗云捏陶罐,黄泥水份挥发一些,硬度可以了。

    经过这几天的练习,本来捏陶胚就捏的不错的罗云,现在捏陶罐捏的更好了。

    薄厚均匀,形状规整,内外层光滑圆润,非常优秀。

    给陶罐上沿两边,捏两个泥管装上去。

    等烧结并成功后,做两根配套的直径略小的木柄。

    陶罐里的水或汤烧开煮好后,两根木柄套进圆管里,方便把滚烫的陶罐拿下来。

    火烧陶罐加热水或煮东西时,不装两根木柄,以免被火烧坏。

    最后捏盖子,扁圆片,盖子中间涂点泥浆,粘一个拱起的小泥条,捏点泥加固。

    捏好一个继续捏第二个,多捏几个提高成功率。

    第一个钵胚已经阴干透了,等四个钵胚,一个杯胚全阴干后再烧结。

    中午出去捕鱼,回来吃过饭后继续捏陶罐,让族人编织不收口的背篓。

    两天时间断断续续捏出四个陶罐,四柄陶勺,暂时停手,放起来阴干。

    木头和竹子也可以做勺子,只是削形和打磨太费劲,没有泥捏陶勺简单方便。

    两个碗胚和一个杯胚彻底阴干,第一个碗胚有一条细小裂缝,废了,留着烧熟料。

    另外两个碗胚还得两天才彻底阴干,没有裂缝。

    罗云先把有点干了的陶罐捏紧实点,接着修碗胚,第一个碗胚不修。

    石刀在内外和底的表面刮,把手指捏出来的印子刮掉。

    手指捏着感觉厚度,厚的地方刮薄一点,保持一样厚。

    底的下面外圈刮平整,内圈刮凹进去两毫米,留出底沿。

    两个耳朵刮平整圆润,杯子胚的把手刮圆润。

    刮过后可以看到原来表层看不到的细微之处。

    黄泥纯度不错,揉的不错,碗胚也捏的不错,没有肉眼可见的杂质,没有气孔,想来烧制后成功率应该不差。

    两天后另外两个碗胚彻底阴干,同样修一下,使其更加平整光滑,各处厚度一致。

    次日一早,把四个碗胚和一个杯子胚放在篝火边,扣着叠起来,胚之间每个接触处都夹一片薄竹片。

    然后堆柴,柴用彻底干燥的硬木,把每个地方都塞满,留一丝缝隙进空气,堆一大堆柴。

    篝火不再添柴,引燃烧陶的柴堆。

    柴堆烧起来后,不断添柴保持大火燃烧,山洞里被烤的暖烘烘地。

    火堆中间温度估计有五六七百度,能初步烧结。

    一个烧火的老人道:“云,不玩,不烧泥巴,火小点。”

    意思是别玩了,烧泥巴干嘛,没用。

    火烧小一点,不要浪费木柴,保持火不灭就行了。

    三个老人轮流烧火,维持火种不灭,也负责管理木柴数量。

    别冬天还没过去,木柴烧完了,还得费力带回来。

    罗云摇摇头道:“我要烧新东西,你们别管,木柴不会浪费,还要烧一天。”

    烧火的老人急了,连忙问道:“大火烧一天?太费木了,木不多,不费!”

    罗云道:“我做新东西,和抄网背篓一样,好东西,不费木柴。”

    老人急忙道:“不大火烧,首领骂!”

    “没事,首领醒了我给她说,不会骂的。”

    好一阵劝,老人才忧心忡忡地离远点烤火,不再阻止,让罗云掌管篝火。

    火太大,离的近了热。

    首领醒了后果然问了,差点把老人骂一顿,罗云解释一通,首领才随他怎么烧。

    做新东西嘛,我们不懂,看不明白,很难理解,还是等烧出来后再说。

    烤早饭晚饭时,族人们扒拉出来一些碳火,对大火堆没啥影响。

    从早上天亮一直烧到晚上天黑,罗云才停止加柴,让火堆慢慢熄灭。

    扒拉过来一些碳火,把篝火引燃,交给老人正常照看。

    次日早上醒来,火堆已经熄灭凉了,烧出来一大团草木灰。

    把草木灰扒开,看到第一个和第二个陶碗碎了,一个碎成两瓣,一个碎成四瓣。

    两个陶碗一个杯子完好,没有一点裂缝。

    耳朵和把手很坚固,没有烧裂,更没有掉下来,很牢固,看来这种办法有用。

    浑身黑不溜秋地,黑色还不怎么均匀,很难看,没有釉层。

    敲几下,没有破碎,内部应力不大,声音比较清脆。

    一半多成功率,罗云很高兴,小心仔细捏胚阴干修胚好几天,没白费功夫啊。

    两个陶碗碎归碎,照样烧结了,很硬很硬。

    接触点的竹片没了,黑色颜色更黑一些,陶器之间没有粘连。

    温度不够,陶碗陶杯烧制的不够硬,只是初步烧结。

    烧制成功了,没有太成功,这样的陶器能用了。

    首领好奇地问道:“云,泥巴烧好了?”

    罗云献宝似的把碎片递给她道:“烧好了,泥碗烧硬了,以后我们有新碗用了!”

    首领不解道:“烧坏了。”

    罗云指着完好的道:“有好的,这三个好的,一样硬。

    比石碗轻,比石碗装水多,简单!”

    首领拿着完好的陶碗捏捏敲敲,确实很硬。

    罗云让首领掰砸碎片,首领掰不碎,只能砸碎,没有石头那么硬。

    “好!硬泥好!我说巫!”

    “好。”

    罗云迫不及待了,赶紧用石碗里的水洗洗。

    表面草木灰洗掉后,还是黑不溜秋的颜色,根本洗不白。

    应该是把草木灰烧融化了,粘在表面洗不掉。


  (https://www.misongxs.com/xs/8166/21192.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