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决战
北地是一片高原,这里虽然也是山地,但更多沙漠。人们除了种田以外,畜牧和打猎是必不可少的谋生手段,射箭几乎是他们必备的本领。北地人把城上的魏军当野兽来打,杀伤力倍增,征集来的邑民多数带伤。好在此时增援的魏军赶到,及时投入作战,好歹稳定了局势。
长城将希望增援的魏军能够出城,在城外结营,以便主动杀伤秦军,减轻守城的压力。但魏军将坚决不同意。一旦出城,秦军的打击自然首先落到自己身上,面临艰苦的作战不说,给养和住宿都成问题,也许要不了几天,部队就被打散了;而留在城内,长城将顶在第一线,自己只是个帮忙的,打赢了功劳有自己一份,打输了,锅由别人来顶。
能够带兵出来打仗的将领,哪个背后没有显赫的家庭势力,特别是能成为万人将的人,绝对是魏国贵公子级别,长城将也得罪不起。明知这样被动防御不是个办法,但也只能尽自己的力量支撑。
第三个出战的洛阳军也开始出动,但他们不是出成皋、荥阳,投入主战场作战,而是和上郡的一万人一起,乘船顺流而下,在卷城津口上岸。
卷城的西、北两个方向是长城和黄河,虽然也有一些空间,但秦军并没有在这些方面投入过多兵力,只布置了少数兵力守卫长城一线和卷城的津口。秦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东、南两个方向上。现在大量秦军突然从眼皮下的津口登陆,极大震撼了卷城的士兵的心理。按理,这种情况下,卷城抽出一支部队奇袭登陆的秦军,将取得极大战果。但谁也不敢决策出城。一来,出城的部队虽然可能予秦军大量杀伤,但自己肯定回不来了;二来,削弱了城防兵力,卷城能不能守得住呢?
所以,卷城的官兵们站在城上,一边应付秦军的攻城,一边提心吊胆地看着大批秦军登岸、整队,从城下源源向前线开进。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乘夜缒下人来,隐蔽通过秦军的防线,将秦军增援部队到达的消息报告阳武的魏将。
在阳武东北七十多里有一座魏国城邑酸枣。那里虽然也进入战争状态,但却还是没有被战火波及,无论是秦军的营栅还是魏军的营栅都远在三四十里以外。秦军登陆后,立即将攻击的矛头指向酸枣。
酸枣的邑民也被征发入伍,现在留在邑中的只有老弱。当发现秦军向自己开进后,酸枣立即关闭城门,动员邑民上城守御,同时向附近的魏军将求援。几天后,秦军兵临酸枣城下,进入酸枣周围的邑里中屯驻下来。
秦军大军开到的消息也传到魏军营垒中,引起一阵阵骚动,魏将费了好大力气才将骚动压制下来。不得已,魏军只得派出中军一万人北上救援酸枣。当这一万人渡过济水,向酸枣开进时,却与从酸枣南下的秦军迎头相遇。
双方似乎都对对方的突然出现感到意外,他们立即停止进军,迅速整顿阵型,准备作战。
秦军的前部是上郡军,上郡是各种部族混居的地方,战警频繁。上郡人战斗意识极强,很快就结成了战斗队形,率先向魏军展开冲锋。
魏军将不等部队完全整顿好,勉强将部队投入作战,以前部向秦军发进反冲锋。由于阵型不稳,率先冲锋的只有一千来人。他们冲到秦军阵地前,秦军突然停下,等他们进入阵地前百步时,射出了弩箭。魏军顶着弩箭,拼命冲锋,后面的弓箭兵也向秦军射箭反击;面对魏军的箭雨,秦军也一步不退。
魏军冲到秦军前五十步时,秦军弩兵向两侧散开,中间的秦军一拥而出。双方在一片原野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由于魏军的结阵速度赶不上秦军,秦军投入作战的速度远远高于魏军,秦军逐渐在战场上占据了优势。魏军步步后退,也压缩了魏军布阵的空间和冲击的距离。一个多时辰后,魏军终于抵抗不住,开始向济水方向撤退。
在上郡军与魏军作战时,进驻酸枣城下的洛阳军则分出五千人从上郡军的侧方向济水岸边急进,抢在魏军之前包抄到魏军的侧方,向苦苦支撑的魏军发动进攻。
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魏军全军崩溃。这里距离魏军济水防线大本营只有不到五里。
秦军突然在侧翼出现,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击溃了魏军,震撼了济水北岸的魏军。他们目睹着魏军在秦军的箭雨下成片倒下,都目瞪口呆。
有一个营的营司看来比较勇猛,他将自己的部队出营列阵,向秦军压过来,掩护溃散的魏军回撤。但随即他自己的部队也陷入秦军的围攻中,几乎瞬间,五百魏军就被交叉而至的箭矢射倒一半,其余人也必须一个人对付四五个人,除了少数人还能抵抗几下,其他人毫无悬念地被一击刺中。不过这个营勇敢的牺牲并非毫无价值,溃散的魏军在他的掩护下,至少有数千人得以摆脱秦军的追击,逃入魏军防线。
秦军一直追击到魏军的济水防线前不到一里的地方,才停止追击,收兵回营。秦军回撤的阵型井然有序,魏军也不敢贸然出击。回撤的途中,那些还没有被斩下的首级,自然不会被放过,惨叫声慑人心魄。
在这个过程中,酸枣的守军也试图出城助战,但被蒙武留下的五千人一阵乱箭射回。
魏军派来增援的部队是全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他们在十分困难的境地下顽强作战,几乎就快要退回营地。但也因为作战顽强,伤亡十分巨大,几乎损失了一半兵力,这些勇敢的士卒,全都变成秦人晋爵的阶梯。
秦人撤回后,麃公摎派军使将他们引入已经设好的营地,将上郡尉和洛阳尉都叫到自己的大帐中,部署明天的战斗。现在,魏军后军已经被调到圃田,中军一部遭受严重损失,几乎已经残了。麃公摎决定明天在济水河畔,进行最后的决战。内史军两万人,留一万人围困卷城和安城,由一名五大夫统一指挥。另一万人以及上郡军一万人,投入与济水魏军的战斗。洛阳军除留二千人监视酸枣外,主力作为预备队,随时投入关键地段的作战。在城外的三川军一万人和陇西、北地两军,猛攻长城,必须将当面的魏军牢牢牵制在本地,不许他们援助济水岸边的作战。
布置已定,各将回到自己的部队,调兵遣将,准备明天的决战。上郡和洛阳两军刚刚经过一场大战,伤亡不小,重伤员暂时只能就留在营地中,等打完明天的仗再一并处理,留下一些轻伤员看护他们。伤更轻的士卒们经过简单处理,继续参加明天的战斗。
秦军营内兵员调动频繁,早已被魏军暗探探查清楚。魏军也知道了秦军明天将全军出动,与自己决战。魏将也召集了自己的将领,商议对策。有人主张既然秦军要决战,魏军明天也全军出动,与之决战。也有人主张,分兵一半迎战,一半据守营栅。还有人主张不要出战,就依营栅防守。经过今天一战,最精锐的主力被击溃,魏将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失去信心,决定固守。毕竟是在魏境作战,自己只要拖下去,秦军总会撤退的。而且秦军出国作战已经快三个月了,也许只要硬抗过明天的大战,秦军就撤退了,战争也就结束了。
五大夫无伤对攻击长城先登的县尉王翦有很深的印象。他回到营地后,除向公乘、公大夫们布置完任务,还专门去了王翦的营地。
王翦自攻破魏长城以来,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作战任务,这让他有时间消化第一次参加战斗所获得的经验。在这一次战斗中,王翦一方面作为指挥员在后面观看了各大夫和士卒的战斗动作,一方面还亲自投入了面对面的战斗中,对于战场上生死一线有切身体会。他将自己的体会与士卒们分享,倾听他们的意见,兴之所至,就在营前的空地上进行一场实战对抗,反复琢磨战术动作。在他的带动下,各士卒也都积极出谋献策,贡献自己的高招。如果发现有出人意料的好战法,王翦几乎马上就开始对抗演练。在一次演练中,官兵们除了提高战斗素养外,还融洽了彼此的关系。
五大夫无伤身经百战,对于各种战法很有眼光。每次到王翦的营中,总能看见他的营在演练一些新奇的战法,也很有兴趣。这一次,他来到王翦的营中,问王翦道:“旦日出战,汝为前部,奈何?”
王翦道:“正所愿也!”
无伤道:“大军作战,阵势为先。务令阵型不散,而乱敌之阵。”
王翦道:“喏!”
无伤道:“汝将何以战?”
王翦道:“臣既出阵,不作归想!”无伤拍了拍他的肩膀,离开了。
(https://www.misongxs.com/xs/63646/492049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