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七零年代女厂长 > 044

044


  直到从宣传部出来,  钱书记还处于震惊中。他把余思雅拽到一边,不敢置信地问:“余主任,省电视台的同志真要过来?”

  

  这一天实在是有点刷新他的认知,  先是余思雅张口就要几十万斤粮食,  接着又是省电视台会来采访红云公社。上电视啊,  想他们公社的电视台数量加起来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他这辈子也可能在电视上露个脸,  这是他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余思雅好笑:“钱书记,  你刚才不听到我跟孟部长讨论了吗?这还能有假吗?”

  

  这倒是。钱书记看余思雅的眼神更复杂了。这姑娘本事咋这么大呢,  他以为他已经够重视这姑娘了,结果她又冷不丁地弄了这么一出,  老冯知道这些事吗?当她的领导,  心脏一定要够强才行啊。

  

  不过认真算起来,  还是老冯捡了便宜。估计要不了两年,  他就得去县里面了,十几年没挪窝,就因为多了个得力下属,  老冯就能扶摇直上。钱书记有点眼红,消下去的心思又冒了出来。做不了下属,能做家人嘛,领导只是一时的,公公可是一辈子。

  

  “那个,  余主任啊,  财政局就在斜对面,走路几分钟就到了,  咱们过去看看吧。”

  

  余思雅开始没反应过来:“钱书记,你们公社有事要去财政局吗?我们养殖场没有,  你去吧,我等你。”

  

  见她不开窍,钱书记只好明说:“那个,余主任,不是我老钱吹,我家那小子别的都不行,长得绝对好看,反正都来了,这么近,就顺路去瞅一眼呗,看看合不合适嘛!”

  

  余思雅无语,她没想到离过年还有两个月呢,催婚这事就来了,真令人头痛。

  

  “钱书记,你看我这么忙,哪有空想这些啊,过几年再说吧。要是过几年大家都还没对象,再看看也不迟,你说是不是?”余思雅婉拒,见钱书记还想说什么,她赶紧转移了话题,“钱书记,你们养殖场要找粮站购买多少粮食,你想好了吗?想好了就赶紧去告诉王秘书一声,让他帮忙在梅书记面前美言两句啊,咱们可不能白跑一趟。”

  

  钱书记这才记起还有这回事,他们公社的饲料缺口其实没余思雅这么大,毕竟他们是三个公社合建的,如果不扩大规模,光这三个公社的余粮杂粮就能养活三公养殖场。但问题是他们想扩大规模,那饲料这个事就得提前准备好。

  

  琢磨了一下,钱书记问:“余主任,你说我们养殖场每个月购买多少粮食好?”

  

  余思雅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们养殖场来问她。这一看就知道,钱书记平时肯定没怎么管养殖场的事,所以不清楚状况,他们这钱挣得可真轻松,三个书记都不管事,每年还能分好几千的红。

  

  虽然有点不高兴钱书记的不上心,但两家好歹也算有合作,钱书记有时候也能帮些忙,余思雅便给他出了个主意:“你们养殖场的鸭子数量保持在五千只左右就差不多了,饲料缺口不大,申请每个月五千斤吧,这个数量上面好批。如果你们用不完,那就照原价转卖给我们养殖场就是。”

  

  很好,这下完美地解决了钱书记担心不申请,饲料不够,申请了用不完怎么办的问题了。

  

  “余主任,我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就按你说的这么办。我去找王秘书,你等我一会儿啊。”钱书记说着又跑了回去。

  

  余思雅等了几分钟,钱书记就回来了:“梅书记在接电话,王秘书说等梅书记忙完就帮我转达,咱们回去吧。”

  

  这个点已经错过了大巴的时间,两人找了辆顺路的拖拉机搭便车回去。

  

  到了公社是下午四点多,时间还不算晚,公社干部们还没下班,余思雅便去办公室找冯书记汇报工作。

  

  冯书记看到她,马上激动地站了起来:“总算回来了,怎么样?事情成了吗?”

  

  余思雅笑眯眯地说:“冯书记,成了,梅书记已经批准了粮站每个月卖三万五千斤粮食给我们养殖场。”

  

  “什么?你说多少?”冯书记怀疑自己听错了。

  

  余思雅有点想笑,冯书记怎么也这样大惊小怪。她笑着重复了一遍:“冯书记,你没听错,每个月三万五千斤。”

  

  “这么多,梅书记也能答应?”冯书记还有点震惊。也不怪他惊讶,现在他们公社每个人的基本口粮一年只有两百多斤稻谷,这一个月三万五,一年就四十多万斤粮食,相当于一个大队一年的基本口粮了,可不是小数目。

  

  余思雅跟他解释:“主要是米糠、麦麸、油料、玉米等等之类的粗粮,小麦和稻谷不在这个范围内。”

  

  冯书记听完解释松了口气:“那还好,大米白面人都不够吃,拿去喂畜生,传出去容易生事,是杂粮就还好。小余,你辛苦了!”

  

  余思雅笑道:“不辛苦,都是我应该做的。对了,冯书记,我还要跟你说个事。今天我给省报的路明惠同志打电话,她说电视台的同志要下来采访咱们,梅书记知道了这个事,让宣传部的孟部长负责接待。我提前跟你说一声,你有个心理准备。”

  

  冯书记同样惊得不轻:“你说除了省报,电视台的也要来,咱们公社要上电视了?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那还能有假啊。”余思雅好笑,冯书记的反应比钱书记好一点点。

  

  得到了肯定答案,冯书记兴奋得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咱们要上电视了,小余,你这小同志真是太能干了。不行,咱们公社电视太少了,这会儿也弄不到更多的电视啊……”

  

  余思雅被冯书记这话引起了好奇心:“冯书记,咱们公社总共有多少台电视机啊?”

  

  冯书记伸出三根手指头:“两台,我家一台,周部长家一台,咱们公社才全面通电,以前电都没有,哪来的电视。”

  

  真是少得可怜,一个大队都分不到一台,全公社一万多人就没几个见过电视,难怪听说能上电视这么兴奋。

  

  但余思雅没多大感觉,倒不是她嫌弃现在的电视太落后,而是数量太少,全国大概总共只有一百多万台电视机,分散在这么大的国家,现在通信技术不发达,电视所能收到的台非常有限。省台的覆盖范围大概就是省内,偏僻点的地方还不一定能收到信号,这么算下来,新闻播出来,能有个十万台电视机收看到就非常不错了。

  

  如此小的传播量,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远不及报纸和广播电台,对宣传他们养殖场的作用也实在有限。不过估计对领导们的作用应该比较大,毕竟现在家里面有电视的大多都是干部,能在那些大干部面前露个脸,这可是难得的殊荣,对公社和对辰山县都是一件好事。

  

  冯书记还沉浸在兴奋中:“回头我跟周部长商量一下,咱们两家把我们的电视摆到学校,等播到咱们的时候,大家都能来看。”

  

  听冯书记的意思是要把电视当电影放,余思雅哭笑不得。这会儿的电视大多是十二寸的黑白电视,四四方方的一块,笨重不说,画质也不清晰,而且屏幕那么小,隔个几十米哪还看得见啊。

  

  算了,也许大家看的就是这个气氛,还是别打击冯书记的积极性了。余思雅劝道:“冯书记,还早着呢,电视台的同志都没来呢,这个事以后再说也来得及。”

  

  “你说得对,他们说什么时候来了吗?”冯书记又问。

  

  余思雅摇头:“没过,估计还要过几天。”

  

  冯书记还是很着急:“那也没多久了,咱们得准备准备,对了,小余,咱们公社只有一辆拖拉机啊,拖拉机太颠簸了,那个声音也很小,用拖拉机去接电视台的同志是不是不大好啊?”

  

  “冯书记,不用准备了,咱们平时怎么样,他们来就怎么样。咱们公社就这条件,他们要看的应该也是咱们本来的样子,咱们就只有拖拉机,能开拖拉机去接他们已经不错了,你去县里开会都舍不得开拖拉机呢。”余思雅感觉冯书记实在有点小题大做。

  

  冯书记被她这么一说,从兴奋中冷静下来:“也是,咱们本来就是贫困农村,再怎么弄也比不上城里。他们这些电视台的同志什么没见过,听你的,就这样吧,不过咱们要给公社搞个大扫除,弄干净点,公社可是咱们的门面。”

  

  余思雅由着他去:“成,冯书记,你慢慢安排,我去养殖场看看。”

  

  ***

  

  回到养殖场,凳子还没坐热乎,小李就找过来了。

  

  “余主任,你总算回来了。”

  

  余思雅看小李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忙问道:“怎么啦,出什么事了?坐下说。”

  

  小李坐到她对面,焦虑地说:“余主任,我刚才给省运输公司那边打电话过去,请他们后天安排一辆车子过来,帮咱们送一趟货。但运输公司那边说临近年关,他们也忙了起来,已经有单位先预约好了,未来一个星期都没有空,要安排只能安排到下周了。可第二百货那边催得急,他们货架上前天就已经空了,这么一耽搁得十天去了。”

  

  余思雅琢磨了一下,问道:“你找伍常安了吗?”

  

  小李耷拉着眉眼说:“找了,听说他出远门去了,要一个星期左右才会回来。”

  

  两人还没想出个对策来,马冬云又过来了:“余主任,李主任,省城第二百货那边来的电话,问咱们的货后天什么时候到?”

  

  余思雅冷静地说:“你回他们,咱们还在协调车子,等约定好了时间,再通知他们。”

  

  马冬云点头,赶紧跑出去回电话了。

  

  小李吐了口气,无奈地说:“看吧,又来催了,要是近咱们开拖拉机去就去了,这么远,咱们公社那拖拉机都十几年了,万一在路上没油或是出故障了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问题。看来运输这事也不能寄托在一家公司上。

  

  余思雅思索了一会儿问道:“小李,咱们县里面应该有运输队吧?能跟他们联系上吗?多给点钱也行,让他们帮忙跑这一趟,咱们答应了省第二百货后天送货,能不食言尽量不要食言。”

  

  小李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有,我去打听一下。”

  

  “嗯,尽快把这个事给落实下去。”余思雅叮嘱道。

  

  小李办事效率还不错,第二天中午就传来了好消息。他跑到余思雅办公室高兴地说:“余主任,咱们跟县运输队那边说好了,明天早上他们派辆车子过来。”

  

  “好,辛苦了,你今天下午把货清点好。”余思雅笑着点头。

  

  等小李走后,她在办公室里闷头想了一会儿,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万一两个运输队碰巧都没车子呢?而且以后他们每个月还要从县里运三万五千斤粮食回来,这就是17.5吨,他们公社的拖拉机一次只能拉两三吨的货,这得跑好几趟。

  

  麻烦不说,关键是那拖拉机太破了,要是坏了,还得想办法修,也不好向公社交代。可要一直找运输队,人家也不一定有空,而且随着他们养殖场规模的扩大,运输范围会越来越广,以后每个月的运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钱花了,还不方便,处处受制于人,与其这样,不如他们自己买一辆车子。

  

  这个念头一出,余思雅顿时感觉神清气爽,路修了,每个月的运输量也上来了,确实该买一辆车了,这是迟早的事。

  

  说干就干,她跑到财务办公室,找到楚玉涛:“合计一下,咱们账上有多少现金?”

  

  楚玉涛一听这话就直觉不好,刚收回的款子还没捂热呢,看样子,又要被余主任给花出去了。

  

  “余主任,你这是又有什么计划啊?”楚玉涛拖拖拉拉地问道,就是不回答余思雅的问题。

  

  余思雅满心都想着买车子的事,也没注意:“是有点计划,不过得先看看钱够不够,账上还有多少钱,一个月内能收回多少资金?”

  

  这是把下个月的钱都惦记上了,楚玉涛弱弱地说:“没多少,余主任,路修好了,电也通了,厂子也修了,没什么事了吧?”

  

  这下余思雅瞧出来了,她好笑不已:“我说楚玉涛同志,你什么时候变成吝啬鬼了,问你还有多少钱你跟我顾左右而言他,赶紧说,我有事呢!钱这东西,挣了花,花了再挣就是,守着能生出几个子来啊?”

  

  楚玉涛被她说得脸都红了,不敢再支支吾吾,如实说:“现在账上有一万五千多块的现金,最近出货量大,还有一万多的尾款将在半个月内收回来,大概就这么多钱。余主任,你到底又要做什么啊?”

  

  余思雅也不瞒他:“我准备买辆车子,咱们厂子里现在的出货量大了,而且以后每个月要去粮站那里买粮食,几乎三两天就要用一趟车子,总叫运输公司的车子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咱们自己有一辆才行。对了,楚玉涛,以后养殖场账目上,每个月必须留五千块的现金不许动,这笔钱是拿来给大家发工资和去粮站买粮食的。”

  

  工人的工资和粮站的钱可拖不得。

  

  楚玉涛怔了一下,忙点头:“好,我知道了。不过余主任,一辆车子也太贵了,咱们养殖场现在账上就这么点钱,恐怕买不起。”

  

  余思雅也知道车子贵。别看这会儿收入低,但有些工业产品的价格并不低,装个电话几千,手表自行车上百,一台十二寸的电视要好几百块,而且不是说能买就能买的,没门路光有钱也买不到这些好东西。

  

  至于车子,估计怎么也得几万块去了。就账上那一万多块,确实差得有点远。

  

  不过他们这个养殖场走到今天,哪一步容易?

  

  余思雅扬起笑容说:“这个你不用管,我来想办法。路是人走出来的,方法总比困难多。”

  

  楚玉涛怔怔地看着她自信满满的笑脸,心里有些触动,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他一个大男人,还不如一个女同志有魄力,他羞愧地低下了头:“我相信余主任你一定能办到。”

  

  “好,借你吉言了。”余思雅笑着说,“我先回去了,这个事你先别对外说,等确定了咱们再公布,免得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楚玉涛忙点头:“好,知道了,我不会乱说的。”

  

  余思雅冲他笑了一下,回了办公室,琢磨着去哪里弄一辆车子回来。

  

  ***  

  

  得知省台也要下来采访后,修路的进程一下子实现了大跨越。余思雅从县里回来的第二天,三个公社书记就去县里开了会,商讨制定好了修路的策略。

  

  当天下午三个书记都把电话打到了清河鸭养殖场,约余思雅过去指导指导他们。

  

  余思雅时间紧,工作忙,但这个建议是她向梅书记提的,这时候不能撂担子。为了节省时间,余思雅跟三位书记商量,大家约在位于中间位置的阳明公社,开个小会,有什么问题一起解决了。

  

  三个书记也觉得这法子不错。

  

  于是余思雅在周五那天,带了养殖场里饲养小组长刘姐,还有几个修路的骨干,开了公社的拖拉机,风风火火地赶到阳明公社。

  

  阳明公社已经准备好了会议室,余思雅简单地跟他们寒暄了几句,介绍了一下彼此,就直接道:“三位书记,咱们去会议室谈吧。”

  

  “好,余主任可真是一心为工作,大家跟我来。”东道主阳明公社的书记热情地邀请道。

  

  进了会议室,第一件要提起的就是修路的事,余思雅直接让几个修路的骨干讲他们修路的经验,怎样才能节省钱,加快效率,尽早完工。

  

  说完了修路,余思雅拿出四份合同,分别递给三位书记,开口道:“王秘书应该跟你们提了养鸭的事,这是我们养殖场跟三公养殖场的合作的合同,除了名字不一样,其他条款完全一致,你们看看有没有问题。我也简单地跟你们说一下,就是我们养殖场提供鸭苗,两毛钱一只,等鸭子长大后,我们再以市场价来收购鸭子,鸭苗的钱这时候从鸭子中扣除。要是大家没意见,就请我们的技术员给大家讲讲养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合同非常简洁,就一页纸,两分钟就看完了。三位书记点头:“那麻烦清河鸭养殖场的同志们给我们讲讲。”

  

  余思雅示意刘姐开口。

  

  刘姐刚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结结巴巴的,不过这到底是她所擅长的领域,很就讲得流畅起来。从最初的鸭舍修建要求,消毒到饲养等等,都讲了一遍。

  

  等她说完,余思雅总结道:“这个是大致的流程,具体的,要是三位书记不放心,可以各自安排两三名同志到咱们养殖场学习一段时间。你们看怎么样?”

  

  这个自然好,实践出真知,说得再多都不如亲自去养一养鸭来得好。

  

  三位书记欣喜地同意了:“那就麻烦余主任了。”

  

  余思雅含笑点头:“应该的,都是工作,三位书记你们回去再商量一下养殖场的规模,确定好了通知我,我们好准备鸭苗。我是建议你们可以跟三公养殖场学习,在三个公社的交汇处,建一个大的养殖场,这样更方便管理,具体的看你们协商。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三位书记都表示没有。

  

  临走时,余思雅又说:“这样吧,三位书记,为了表示咱们红云公社对修路的支持,咱们这几位修过路的老同志也一起到你们这里来干活,你们管他们吃住就行。你们看怎么样?”

  

  只是管一天三顿饭,又不要工钱就得好几个壮劳动力,傻子才不同意呢!

  

  于是就这么说定了,回去的路上,余思雅向这几位派出去的同志说:“辛苦你们去帮助阳明公社他们修路了,你们的工钱养殖场出,每个人一天三毛钱。你们看怎么样?如果家里有事来不了的也没关系,我们改派其他同志过来。”

  

  管吃管住还有钱拿,谁会不愿意?几人马上乐呵呵地表态:“我们都有空。”

  

  于是这个事就这么说定了,到了公社,大家就分开了。余思雅跟刘姐一起回养殖场,路上,余思雅给刘姐提出了一个要求:“刘姐,咱们养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得学习更先进的养鸭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你挑一个机灵点的,你们一起学识字,等过完年天气暖和起来,我准备把你们俩送到省养鸭场学习一段时间。”

  

  刘姐懵了:“你让我去啊?我,我这一个字都不认识,又这把年纪了,能行吗?余主任,要不你让他们年轻点的去吧。”

  

  这刘姐真是老实,这样的好事落到自己头上,还要推脱。余思雅知道她没念过一天书,十几岁就嫁人了,心里自卑,耐着性子鼓励道:“刘姐,你还不到四十岁,还要干二十年才能退休呢,年纪哪里大了?至于识字,我也不要求你写多好,或者考多少分,就是希望你能认识一些常用的字,看得懂书上的内容,能做笔记,积累知识。这个也不难的,你一天学十个字,一年就有三千多个字,工作中就基本上够用了。”

  

  刘姐被她说得有点心动:“我……我能行吗?”

  

  不行也得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以后养鸭也是一门技术活,大字不识一个,连记录都做不好,进城也看不懂路标,怎么办?

  

  余思雅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提早重视这一点:“刘姐,我改变主意了,不止你要学,其他人也要一起学。”

  

  回到养殖场,余思雅就把小李叫来:“你统计一下我们养殖场有多少文盲,咱们要开个扫盲班。另外回头跟周部长说一声,明年还要招十名饲养员,让他提前选好人,不识字的一起来上扫盲班,咱们养殖场里的同志轮流给他们上课,我就一个要求,让他们把小学课本上的汉字都认识,并能书写大部分的汉字。学得好的,年底增加一个月的工资做奖金。”

  

  小李傻眼,不明白余思雅怎么去阳明公社一趟,回来又冒出这种念头。

  

  “可是现在正值年底,我们工作非常忙,没什么时间啊。”小李苦恼地说。要是夏天天气炎热,白天长还好说。

  

  余思雅想了一下厂子里的安排,给他找了个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中午大家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就顺便学习十个字,还有两个月才过年,能够认识六百个字,够最基本的阅读了。”

  

  “好吧,那老师找谁呢?咱们都有工作,偶尔忙起来可没时间上课,而且咱们之中就楚会计做过几天老师,大家都没经验。”小李苦恼地说。

  

  余思雅笑了笑说:“这个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养殖场不是有现成的人选吗?让元教授夫妻俩来给大家上课,每个月给他们十块钱的工资。”

  

  小李瞪大眼看着余思雅:“可是,可是,他们的身份……这行吗?万一下面有人去举报怎么办?”

  

  “革/委会都垮台了,怕什么?”余思雅不以为意,四人/帮下台了,这种事不会再发生了,也许要不了几个月元教授夫妻俩就要回城了。能让大教授来给他们上课,是他们赚了好不好?

  

  见余思雅坚持,加上最近的风气确实好转了许多,而且听说有的地方已经有下放人员平反返城了,小李遂同意了这个事,当天就开会宣布了这件事。

  

  这个事当天晚上就在社员间传开了,对于当了妈,当了奶奶的老同志都还要去念书这个事社员们很多都觉得有点别扭。但养殖场只是在内部实行,而且会进行结业考试,表现好的有奖励,表现不好的也没惩罚,旁人能说什么?

  

  不过经过这个事,但凡有点脑子的社员都意识到了养殖场对文化知识的重视,想进养殖场当工人没文化可不行。原本有些想让儿女辍学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也打消了念头,一旦辍学那就跟工人无缘了,怎么说也要让孩子念完初中。

  

  于是第二年辍学的人数明显减少了,小学毕业还念初中的孩子突然翻了倍,让学校都吓了一跳。当然这是后话。

  

  因为有奖金这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养殖场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大家喝水上厕所的间隙,碰到了都会相互提一提今天学了什么字,怎么写的。

  

  在养殖场一切欣欣向荣的同时,好消息又接踵而来,从东风公社到县城的公路开始修了。而且余思雅还接到了路明惠的电话说下周一,她跟省台的两位同志一块儿来红云公社采访。

  

  接到这个消息,余思雅当天就打电话通知了孟部长。

  

  到了周一那天,余思雅一大早就坐着公社的拖拉机去县城跟孟部长汇合,然后在汽车站等到中午,总算等来了路明惠一行三人。

  

  省台的两位同志,年长的那个叫崔实,蓄着胡子,满脸沧桑,年轻的叫梁叔戎,皮肤也有点糙。两人扛着装着摄像机的大包,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打过招呼,介绍完彼此后,孟部长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国营饭店吃午饭,但被他们拒绝了。

  

  路明惠微笑着说:“我们在车上吃过带的东西了,现在不饿。先去红云公社吧,尽量在今天将事情办完,咱们明天还得回去。”

  

  既然他们都这么说了,孟部长和余思雅也没勉强,带着他们上了垫着干谷草的拖拉机:“不好意思,条件简陋,红云公社就这一辆拖拉机,三位同志将就一下。”

  

  路明惠笑着说:“这已经很好了,我们下乡采访,有时候没有车子,只能走路,牛车我也坐过……”

  

  电视台的两位同志不是很熟,而且特别宝贝他们的拍摄设备,上了车子就死死抱在怀里,生怕磕到碰到了,全神盯着设备去了,只有余思雅跟路明惠的声音。

  

  坐在车斗里,余思雅跟路明惠寒暄了几句后,开始介绍辰山县的情况,从地形说到人口,再到大致的人均收入,还有一路经过有哪些水利工程、基础建设等等。

  

  孟部长开始还插两句,后来干脆闭上了嘴巴。难怪这小同志跟谁都能打成一片呢,连他这样的老同志都不清楚这些,可想而知她私底下做了多少工作。  

  

  三人都被她的叙说所吸引,不自觉地听入了神,等到红云公社,他们已经对辰山县和红云公社的大致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了。

  

  听说人来了,冯书记立即笑着出来迎接省城来的三位同志,寒暄过后,三位同志把喝完的水壶灌上水,站起来表示要去村子里逛逛。在路上,他们停下来拍了一段沥青路,现在主要差养殖场和村里通电的素材了。

  

  看得出来,他们并不想要很多领导陪同,于是余思雅说:“冯书记,你还有工作要处理,就由我跟孟部长陪同三位同志去村里转转吧。”

  

  “也好,三位同志辛苦了,有什么需要跟我们余主任说,我们公社会尽力配合大家的工作。”冯书记说了两句场面话,送走了一行人。

  

  大家走路去的养殖场。路明惠拿起相机对着石子路拍了两张照片问道:“余主任,这段路也是石子路,怎么没铺沥青?”

  

  余思雅便给她讲这段路的由来:“这条路是通往养殖场的小路,当初……就是因为这条路修通后,大家体会到了修路的好处,所以才愿意出工修路。不过这条路是小路,来往人和车子不算很多,加上资金紧张,就没铺沥青。”

  

  路明惠含笑说:“原来修路还有这么个缘由。确实,你们村的这路比我去过的好多乡下都要好走很多。”

  

  就连寡言的崔实也用沙哑的嗓子说:“你们公社的路确实不错。”

  

  一行人先去了养殖场。路明惠看到眼前这井然有序的厂子,有点惊讶:“你们养殖场规模不小嘛,不过职工不算很多。”

  

  余思雅一边介绍一边解释:“我们公社自己办的厂子,启动资金都是贷的款,不过目前鸭子的数量已经快接近一万只了,同时我们还从省城购进了孵化机,建了孵化房……”

  

  余思雅挨个带他们参观。

  

  他们厂子虽然还小,但该有的都有,而且整洁明亮,工人们都戴着口罩和帽子,衣服也干净整洁。

  

  路明惠来到生产车间外面,看到门口贴着一张泛黄的纸:个人卫生要求,必须戴口罩和帽子,不蓄指甲,衣服干净不能有污渍,如有违者公示批评,并扣年终奖金!

  

  “你们厂子里搞得还真严格。”路明惠诧异地说,突然她眼睛一歪,看到有个在□□蛋的嫂子侧面的凳子上放着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她边□□蛋边瞄两眼,嘴里还念念叨叨。

  

  路明惠走了过去:“嫂子,你在念什么?”

  

  不知道记者要来采访,那嫂子突然看到生人,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记性不好,在认字。”

  

  “我能看看你的本子吗?”路明惠好奇地问道。

  

  嫂子看向后面的余思雅,见她点头才说:“那你看吧。”

  

  路明惠拿起来翻了翻,都是写的字,歪歪斜斜的,还有些错别字,有好几页,全是小学一二年级简单的字。

  

  将本子放了回去,路明惠说:“嫂子还真是刻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这嫂子听到这话,也不顾余思雅在旁边了,大倒苦水:“这位同志啊,不是我想学,是咱们养殖场规定要学,大家都学,我也没办法啊。我这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好使,怎么都记不住,没办法,只能有时间就看看了。”

  

  路明惠扭头笑看着余思雅:“是这样的吗?余主任,你怎么会想让他们认字呢?”

  

  余思雅也没说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就把那天她跟刘姐谈话忽然想到这个,于是就办了这么个扫盲班的事说了。

  

  路明惠越听越觉得有意思,又跑去问了好几个大姐,她们都抱怨识字好难,但问到她们有没有怨言时,一个个都摇头否认:“我家儿子/闺女要花钱才能念书呢,我这识字厂子里还给钱,余主任是个好人,我们抱怨归抱怨,但也知道她都是为咱们好。”

  

  路明惠听了之后特别感动,这些人身上都有种质朴的善良,她觉得她这一趟没白来。

  

  参观完了养殖场,大家又去村子里转,采访了一周,路明惠从心里发出了感概:“余主任,你们这里的人跟我所见过的不大一样,很多人都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充满希望的朝气笑容。”

  

  崔实二人也难得地附和了路明惠一句:“是啊,你们这里一点都不像偏远贫困山区,社员们的精神面貌特别好。”

  

  直到晚上七点多,他们才从乡下回到公社。冯书记一直等在那里,见他们回来立即上前说道:“路同志,崔同志,梁同志,孟部长,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住宿,大家今晚在我们公社将就一晚上,明天再走吧。”

  

  “谢谢冯书记,我们明天早上就要赶着回去,能麻烦你们送我们去县城的招待所住一晚吗?”三人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今晚就走,以便明天上午就能坐车回省城。

  

  见他们坚持,冯书记不好勉强。孟部长站出来说:“也好,现在晚上他们不修路,咱们不用绕道,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劳烦冯书记安排人送我们回去吧,这么晚余主任就不用跟着去了。”

  

  “也好,辛苦孟部长了。”冯书记同意了,然后笑着送别了三位客人。

  

  双方道别,路明惠他们坐着来时的拖拉机去了县里。

  

  这一走就没了消息。

  

  到了十二月下旬,就在余思雅以为这个事黄了的时候,路明惠的电话姗姗来迟:“余主任,我来通知你一个好消息,今天晚上省台会播放关于你们公社的采访。崔实他们做得特别好,你一定要看!”

  

  “真的,谢谢路同志,也替我谢谢崔同志和梁同志,我下次去省城请你们吃饭。”余思雅高兴地说。

  

  挂断电话后,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冯书记。

  

  冯书记乐坏了,下午一直无心工作,天还没黑,就把他家的电视搬到了学校的操场里,还让小沈去把教室里的凳子都搬了出来,一排排的摆好,搞得跟放露天电影差不多。

  

  吃过晚饭,冯书记就热情地把余思雅叫去了学校:“来,小余,你可是咱们上电视的大功臣,你坐最前面最中间!”

  

  除了公社干部,还有离得比较近的几个大队的社员也跑了过来,乌泱泱地坐了好几百人。来得晚的,没凳子,干脆站在后面。

  

  夜色一点点的降临,气温降低,寒风刮来,但没人喊冷,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

  

  晚上七点多的时候,终于播到了他们,电视里闪过一幅幅画面。学校的孩子背着书包洋溢着笑脸飞奔而出,下一刻脸上长了皱纹的妇女拿着本子上歪歪斜斜的字吃力地念着,紧接着画面一改,挥汗如雨的男人们在修路,一条平坦的沥青路在他们背后延伸,几秒后,画面突然暗了下来,宁静的山村中,柔和的灯光从茅屋里散发出来,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前方的路,晚归的社员扛着锄头踏着灯光回家……

  

  女主播的声音也跟着响起:“下面这条新闻是关于辰山县红云公社的……”

  

  围观的社员们激动了起来。

  

  “那是我家!”

  

  “我们学校!”

  

  “我被拍到了,我上电视了!”

  

  ……

  

  


  (https://www.misongxs.com/xs/6134/21169.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