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四合院,我和于家姐妹 > 第364章 车间调研

第364章 车间调研


张仁康打完电话便起身拿着外套出了办公室往车间生产线去巡查去了,从基层出来的习惯,张仁康不喜欢只听汇报,他更愿意往一线去走走,了解一番实际的情况再做判断

刚到标记为一号车间的大门口就听见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张仁康走进去一看,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车间里乱糟糟的一片,东边有几个工人拿着锤子在敲打着一根铁条,看上去貌似是三轮车的梁条,再看另一边一米处竟然是一个新的小型柴油发动机还没有安装上车

那四溅的铁销就这么零散的敲打在发动机上面,没有一点防护措施

更夸张的是两米多处有两个焊工在焊接着三轮车斗的架子,火星子溅射在没有一点防护的车间里,那拉过去的电线就在火光里晃动个不停

张仁康就这么站在车间门口四五分钟都没有人注意到车间进入了外人,几个不知道是学徒还是什么职位的穿着工装就站在不远处围在一起说笑,看了张仁康一眼见他也挺年轻的就没有当回事

看着这管理落后的车间现状,张仁康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为什么十年后在牛仔人过来参观完国内的工厂后给了一个什么都不是的评价,而且彻底放心了向国内转移一些基础工业体系

毕竟就现在这个样子看来,这个生产标准和水平,恐怕没有一个正经的工业国能看的上吧?

张仁康往车间里面走去,直到快走进了生产线才有一个满身油污的中年大叔诧异的拦住了他问道

“我说小伙子,你不是我们车间的吧?”

张仁康点点头说道

“你们车间主任呢?”

那中年人见张仁康来找车间主任,又看他穿着崭新的工装不像是生产线工人,以为是来传话的办事员,转头往车间里面喊道

“老刘,有人找你”

接着有一个满身油污的四十多的人从里面人群里抬起头来,看到张仁康接着眼睛都瞪大了,车间的部分工人不认识张仁康是谁,他还能不认识吗

赶紧一路小跑从车间里面跑了过来,张仁康就看着这七八米的路,这位车间主任至少得踢到了两次随手扔在地上的扳手和螺丝刀

刘主任跑到张仁康边上立正站好,大声喊道

“张厂长,您怎么来车间了?”

“我,我好让工人们列队欢迎您啊”

张仁康摆摆手说道

“我来不是看你给我喊口号的”

“你这是?”

刘主任一身油污,张仁康倒是看见他在里面趴在一辆半成品的三轮车那里忙着什么

张仁康不知道,跟红星轧钢厂的车间主任不同,原来机修厂的车间主任其实只是一个二级办事员的待遇,有些工作还是要亲自去动手做的

刘主任笑呵呵的说道

“张厂长,有辆车的车轴尺寸有些对不上,我过去给修理了一下”

张仁康问道

“现在咱们车间用的零部件标准不是统一的吗?”

“你怎么还自己上手了?”

刘主任笑笑说道

“张厂长,零部件标准肯定是有一定误差的,咱们实际在组装的时候还是需要自己修正一下,要不然对不上那不就完了”

“车间里的老技术工人有限,我又是六级维修工,有些活也只能带头去干了”

张仁康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说道

“走,去门口”

说着递给刘向前主任一根然后两人在车间门口抽了起来,张仁康问道

“现在一车间生产线全力开工的话月产能多少?”

刘向前思索了一番说道

“大体日产能在80辆左右,月产能能达到2000辆”

“如果再紧一紧进度,月产能最高能到2400辆”

张仁康点点头,心里快速算了一下,月产能按照两千计算的话,现在四条产线大概月产8000辆红星三轮车,另外两条产线要用来对全地形车的生产和试验新的车系

对于整个厂子来说,盈利点就在于这8000辆红星牌三轮车,每辆三轮车他们的出厂价是1250元,成本在980元,盈利空间为270元,一个月就是216万元的收入

看着不少,但是他们全厂有三千多人,按照工资支出一月就要发出去二十多万,再加上全厂维护运营等支出还要上缴六成盈利给上级,月预估能留在厂里的纯盈利也就十八万到二十万左右

要知道现在厂里实验的新型车系采购的所需可都是厂里自费承担的,还要扩厂采买机械设备

这点钱还不够张仁康计划里经费的一半

张仁康踩灭脚底剩下的烟头,严肃的看着刘向前说道

“刘主任,如果厂里要车间提高到月产3000辆产能,你认为有办法吗?”

刘向前一听,脸上的皱子接着皱了起来,心里一沉算了一下摇摇头说道

“厂长,即便是我们再加强工作时间,要想完成这个任务,你说突然一个月我们想办法克服还行,要是持续这样下去,工人的身体也承受不住”

刘向前的办法就是加班,连夜加班,全车间把工作时间提高四个小时,但是这只能是短期的方式,总不能把工人活活累死吧

张仁康摇摇头说道

“这不行,我们不能以透支工人身体的代价”

“这样,我的想法是对车间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我们现在把一辆三轮车的零部件做好标准规定,比方说轴承应该是多大,误差在多少之内”

“再一个,所有的工序我们也做好分工,比如你负责组装车架,我负责焊接,那我们就只负责一个工序,我完成后按照下一道工序直接交到你手上,这样是不是效率更快一点?”

……

张仁康一口气给刘向前讲了大半个小时,连比画带举例的总算是让刘向前理解了什么意思

其实也不神秘,这个无非就是流水线车间生产,只是要依托于标准化零部件和生产标准中大家各自按照工作程序完成自己的那一道工序

在20年代的牛仔国的福特汽车里出现和随后普及到整个牛仔国的工业化生产之中,这也是为什么牛仔国能够打赢二战的物质保障,随后流水线和标准化两种利器开始随着牛仔人的援助向欧罗和东瀛传播,也成了他们六七十年代复兴工业的基础

在国内其实两千年前的秦人就已经开始普及流水线生产这一方式,只是后世再也没有继承下来罢了

张仁康要做的就是要在车辆制造厂普及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这两个工业生产的利器

刘向前在一线车间干了大半辈子了,张仁康在给他大体讲明白了这两个车间改制的方式后,他很快就能琢磨出其中的优势所在,首先学徒完全可以在短期培训后承担基础和简单的工序

有技术经验的老技工可以集中到最复杂的几道工序里,整个车间各自有序的进行工作,不用考虑送来的零部件是不是有瑕疵和不匹配要进行二次加工

最重要的是完全能够保证成品率和生产完的车辆稳定性,减少了报废率,要知道刘向前说月产两千辆指的是能够交付的两千辆,这里面其实不包括了报废已经不达标的车辆,他们车间的报废率足有5%


  (https://www.misongxs.com/xs/55812/20849.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