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范长江情绪高昂
4
“你怎么懂?”易钟海口气不悦道,”李建国已决定这次考试不用监考,我若错过此次晋升的机会,万一他下次监考就困难重重了。”
“女人见识总是肤浅。”易钟海一脸嫌恶地看着妻子,她不仅是不会生孩子的黄脸婆,健康上也有不少隐患。
若不是看在他为求好名声的份上,早把他甩了。
现在还在扯后腿,易钟海上起火来,真想把休妻书写好了。
此时的李建国来到轧钢厂。
他不是来监考的,作为车间主任,他的主要职责是保持现场的稳定。
“师傅。”远远看见他,贾东旭带着两位青年走近。
“东旭,你的考核报上了吗?”李建国问道。
贾东旭微笑着说:“师傅,我已经六级,晋升七级不易啊。
不过我让大壮和石头有个正编机会,我已经帮他们报名了。”大壮就是葛大壮,贾东旭的第一个徒弟。
石头真名石米根,是个心实的粗壮男孩,春节后加入新入职的钳工队列。
出于尝试孙子辈能否累积经验,他特意让东旭多收纳了 。
实际上,经验的获取还是只计算徒弟中最先进步的那个。
至于徒弟间晋升一个是否带动另一个人的奖励机制,则未可知。
“太师父。””师爷好。”两个年轻钳工毕恭毕敬地跟李建国打了招呼。
太师父就是指徒弟的大师傅,即他们的直接师者。
李建国对他们投以鼓励的眼神,赞赏地点点头:“没错,东旭在钳工上有天赋,你们拜他为师会很快成长起来。
好好努力。”
此刻,厂里广播开始呼唤所有待考核者到各车间集合。
李建国和贾东旭各自离去,在他们的7车间开始整顿队伍。
经过一上午的考试评估后,过半的人成功通过,钳工等级的六、七级员工成绩也非常出色,比以往表现更为突出。
只是两位报名8级考试的人皆遭遇挫败,毕竟8级测试难度实在太大。
返回四合院,李建国听到易钟海家传来砸碗碟的声音。
其他院子居民听见声响后纷纷前来围观。
阎埠贵瞪大眼睛疑惑道:“发生什么事了?易钟海怎么会突然这么激动,居然连碗盘都扔了,真是浪费呀。”
贾章氏在一旁嘲讽道:“还能有其他原因吗,就是他今天的考试没通过呗。”
刘海中则冷笑着讽刺:“易钟海就是不识时务,明明只有六级的技术,却觉得自己是七级了。
我瞧见了,即便我能晋升到七级,他也未必做得到。”
先前为争取车间主任一职,刘海中没少贿赂上级,结果却未得职位,甚至礼金也没有收回,徒劳无功。
现在看着易钟海既未能升级到七级,甚至连保住现有的六级都不行,还要在 待半年,刘海中心情顿时得到了些许宽慰。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六月份,秦淮茹的肚子日益鼓胀,甚至走路都有点困难,因为胎儿已经严重下滑需要支撑。
在医院里住了院并等着分娩,李建国每日上下班都会探望,同时王世燕从乡下赶到照顾她。
这一天李建国下了班后,徐慧真气喘吁吁地跑到他面前。
“徐慧真,你怎么跑这么快,是为了找大力吗?”
李建国疑惑地问。
徐慧真停住呼吸,喘着气说道:“李大哥,快!你媳妇生了!赶紧去医院吧。”
一听这话,李建国大吃一惊:“不是还有三天嘛,怎么早产了?”
他随即转向贾东旭和阎解成,”下去,你们跟着。”
说完便迅速启动汽车飞驰前往医院。
抵达时,李建国一路奔跑来到产房前。
院子里的大婶们聚集在此等候,见到李建国,大娘们围拢过来,看起来就像亲朋好友。
“她是什么时候进去的?进去多久了?”
李建国有些紧张地问道。
没等别人回答,就听旁边产房传出嘎吱声,接生的医生摘下面罩问道:“谁是家属?”
“是我,我。”
李建国举起手走向前去。
“恭喜,平安无事,我们会有人把她推进病房,你们最好多准备几个人帮着搬床。”
“好的,谢谢医生。”
听到婴儿平安出生,李建国心头的大石落地。
一行人群簇拥着来到病房,这是一间私人病房,是他托关系才让秦淮茹入住的。
不久,医生推着轮床进来,秦淮茹面色苍白且疲惫。
李建国心疼地走近,抚摸着她的脸颊安慰道:“淮茹,你受累了。”
秦淮茹勉强露出一丝微笑,心里很是欣慰。”建国哥,是个男孩。”
“我知道,我知道。”
李建国连连点头回应,事实上他并不特别介意孩子的性别。
可那个时代,重男轻女观念盛行,尤其在乡村。
在孩子还未出生之前,秦淮茹内心焦虑,日夜祈祷希望是儿子。
如今如愿以偿,秦淮茹的担忧终于减轻了。
十四
“我就知道一定是男孩,你们没看见秦淮茹怀着孩子的时候,肚子尖尖的模样就知道了吧,”贾章氏在一旁兴奋地说道,仿佛那是她的亲孙子。
胡桂英大婶也在一旁笑道:“张嫂,你说得没错,我一胎一个,淮茹肚子刚微微隆起时,我就断定是儿子无疑了。”
王春梅大妈这时提醒着他们:“好了,别光你们说好听的,赶快让开,让医生们快点帮秦淮茹移到病床上吧。”
一屋子妇女这才停止闲聊,为担架车让路。
随后,在护士的带领下,众人轻轻将秦淮茹移到了病床上。
几分钟后,护士抱着一个干净的孩子走进屋内。
小男孩面色红润,虽然模样尚未清晰,但乍看之下有点呆萌。
李建国对此感到很喜欢,他是这个孩子的亲生父亲。
他在医院守到八点钟,秦淮茹的母亲在场,他明天还得上班,所以返回了四合院。
阎埠贵他们几个男人守在院子中间,看见李建国归来就上前道贺:“老李,祝贺你!终于当上父亲了。”
刘海中则笑道:“你的大公子终于有个传人,我们三个大爷都有儿子啦。”
何大清此刻略带意味地补充:“没错,咱们这院里的确有很多男孩,但是有些人就惨了,连女儿都求不来。
哈哈。”
这时,旁边的易钟海家已经灯火已熄。
何大清的话音刚落,屋里似乎传来东西撞击地板的声音。
随即,他发出一丝坏笑,刘海中无奈地点点头。
阎埠贵于是问李建国:“老李,给孩子取名了吗?准备叫什么啊?”
其实李建国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沉吟了一会儿答道:“我琢磨我的儿子一生都在寻找着,那就给他起名叫李寻复吧,复兴中华,代表着咱民族的伟大崛起。
第二个就叫李寻兴,接着是李寻中、李寻华。”
姓”李”
,字”寻”
,李建国最先想到的是” 寻”
。
这个想法不错,但在到处都是建国与建军的年代显得有些不协调,容易让人感到浮夸。
然而,”李寻复”
这个名字既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又能避免被人误会,相对更有个性。
阎埠贵听完评价说:“名字很好嘛,复兴中华,可见你老李有强烈的国家观念啊。”
其他人也赞同这个名字。
特别是刘海中,自己儿子拥有上天恩赐的好运,和李建国复兴中华的梦想相比,境界相差很大。
可惜孩子已经长大,不然他还真想改个名字,以免孩子吃苦因文化水平低带来的尴尬。
李建国把秦淮茹接回家之后,在两位大妈徐慧真等人的协助下,生活更轻松便利了许多。
而丁秋楠早晚还会来看看,帮着测量体温心跳,并进行简单的体检。
周末早上,李建国正在给儿子洗尿布。
布料现在太过稀缺,即便是李建国这样的人,也不得不吝啬,避免频繁更换导致资源浪费。
“哎呀,郑主任,怎么忽然来访啊?”门口传来阎埠贵的热情问候声。
李建国转头看向院子外,停下正在搓洗一半的尿布,走出门外接待。
他注意到郑主任身旁还有一个年纪较长的人同行,心中立即有所推测。
他上前打招呼道:“郑主任,您亲自过来做什么呀,有什么事情安排个人跟我说一声就行,我会去找您的。”
郑主任爽朗笑道:“我只是小小的一名街道主任,没什么大场面需要摆。”
说完,他又向李建国介绍了旁边的长者:“这位是孟梁孟教授,是我的并肩作战的老朋友。
老孟,这是我提到过的李建国,一个很不错的孩子,你觉得呢?”
老孟颔首微笑,评价道:“是个挺好的小伙子,很有礼貌,也很热情周到。”
李建国忙不迭应声道:“孟教授您好,我不知道您二位会来,没有做好招待,先请您屋里坐着休息会儿吧。”
邀请他们入座后,李建国便让贾东旭叫上许大茂。
屋内,秦淮茹仍在卧床调养,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后她仅微微示意打了招呼。
三人落座客厅外间,李建国从何大清那里讨要了几壶茶烹饮待客。
等到茶叶煮好,许大茂被召集而来,在门口大声称呼:“师父。”
李建国朝他挥挥手说:“大茂快来,这位就是郑主任和孟教授,过来见个面。”
许大茂礼貌谦恭,李建国对他处理人际从未操心,这是他的拿手之处。
他明白如何表现尊敬。
作为务实的人,孟梁教授单刀直入询问有关种植庄稼的问题,无须专业的探讨,但任何在农事上有所经验的人都可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而许大茂的回答也恰好满足了他的期望。
年轻人愿意去乡村务农,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体现。
对他这个专注于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对土地的热爱,是最稀罕难能可贵的特质。
现在,许大茂进入农业研究所一事基本尘埃落定。
午宴时分,李建国找何大清准备了几道佳肴,款待了郑主任与孟教授一餐。
席间酒足饭饱之后,李建国便带着许大茂送他们离去。
胡同里,李建国从兜里掏出两张自行车票,轻轻放进郑主任手中。
郑主任接过一愣,不解道:“李师傅,这是做什么?”
李建国微笑着解释:“郑主任,请您理解,我在孟教授答应收纳大茂之前保留这张票,并不是为了拉关系。
我是怕你们误认为我在 。”
郑主任听到这番话,表情顿时舒缓。
给予礼物也是一种策略。
早于时机的馈赠与适时的回馈完全不同。
过早赠送可能是贿赂,事后则是表示感激。
再者,自行车票并非财物,市面上可能被炒作至数十元一张,但实际上它们并无价值,且法律禁止买卖。
李建国进一步阐述:“这票是厂里发的福利,本身并不贵重。
本来我想送些有价值的东西给你们表示心意,但由于你们今天意外来访,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这个。
一张两张自行车票算什么,我都觉得寒酸了。”
这样的陈述让郑主任心里多了份接受。
街道办虽人口众多,实职人员并不多,配给各部门的公用车就不充裕,额外赠品显得更为珍贵。
组长郑总是个懂得体谅团队的上级,他将上级发放到街道上那寥寥无几的自行车券,都分给手底下的人。
因此,他至今仍未拥有自己的自行车。
这也是李建国赠送自行车券的原因之一:送礼就得击中对方内心。
“行吧,那就让我沾您的光一次吧。”
郑主任思量过后欣然接受了。
的确,他欣赏李建国,并不会因为别人的美言好意就轻易接纳,除非他认为对方值得信赖。
过了几天,许大茂在孟教授的带领下离开了。
如今信息不够发达,他们的离开让人担忧下一次相聚的时间。
不过,李建国通过师徒系统的每日查看功能能观察到许大茂的成长。
必须说,他在农研所走的是正确的路。
相比之下,他在这个机构学习的速度远胜于在徐家园务农时,快速积累了一百倍的经验后,李建国农业技能飙升,短短几个月就升至八级。
七月降临。
大地上金黄一片,预示着丰收的季节,而这个时候也正是众多学生如过江之鲫争挤高校之时。
刘光辉凭借突出的成绩考入了河海大学,这是李建国为他选择的专业——水利工程。
那天收到录取通知,刘海中得意得难以自持,逢人便夸耀自己的儿子成了一名大学生。
阎埠贵最期待这种事发生,因为他知道喜事意味着盛宴邀请。
(https://www.misongxs.com/xs/53296/21159.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