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回到88年的老法师 > 第27章 与领导们的初次会面

第27章 与领导们的初次会面


孙行长作为一个帝都区级分行的一把手自然是可以直接见到总行的行长的,作为正处级干部,顶头上司是正厅级级干部的直辖市帝都省一级分行行长,再上面就是副部级的总行行长了。他把李星火的白皮书整整100多页的完整版看完之后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尤其是关于央行调控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

  不过他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看懂。因此他晚上下了班就和其余的副行长以及顶头上司来李家蹭饭,李星火是很欢迎的。对于银行,李星火的感情很复杂,银行本身只是金融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个执行机构罢了,真正让人爱恨交加的是执行政策的根本路线被引导偏了。

  人民的金融系统变成了修正主义或者说资本家的金融系统。西方金融寡头们依靠自己对金融系统的控制,不断的依靠贷款来搜刮各个阶层的财富,他们是距离新增贷款最近的人,依靠没有成本获得的信用贷款洗劫远离贷款机构的那些劳动者和名为中产阶级实为无产阶级的小资和中资,用账户上加几个零,出去转一圈疯狂采购,然后回来用购置资产的孳息来还贷,直接可以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将自己和普通劳动者积累财富的速度拉开一亿倍。

  学会了杠杆的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也能借此工具来快速扩大自己的市场和现金流,在一代人时间内实现自己身价过亿的目标。普通人呢?自然是勤劳的度过一生,再被资本家剥削了剩余价值后继续被通胀和负债剥夺一生绝大部分的劳动所得财富。

  这个世界的财富观虽然比古代社会天下财富固定不变的落后思想进步了一些,可是因为教育的失败,被刻意隐藏的真相叠加信息茧房让即使是处于高层的官僚们也不清楚金融的真正本质。

  在唐代就有柜坊之弊摧毁了帝国的税基和国运,税制改革让货币税取代了实物税,只要在  缴税季节操控物价,就能让实际税率加倍,迅速逼迫自耕农破产,从而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垄断,大官僚大地主彻底架空国家财政和权力。

  现代商业银行也能和李林甫等人一样的官僚世家们操控和利用来摧毁国运。美国在美联储控制货币发行之后其实就已经是被架空的傀儡了,只不过一战二战给他续了一波命,加上苏联的竞争,使其大资本家保持了自我克制,不然早就崩溃了。

  中国未来想要继续保持每年经济高速增长,以及让国家稳定和平崛起复兴,就必须在银行这个经济核心领域做好防范,防止西方和民间资本窃取神器权柄。银行的股权是必须牢牢的控制在国家手中的,信贷的扩张是必须要牢牢的控制在计划和节奏中的,通胀必须坚定的控制在2-3%以下。经济和金融的主导权和收益权必须牢牢的控制在政府手里。国有资本必须要在社会资本外国资本的斗地主局中始终保持优势和主导权。

  这就必须要在武装思想上做到领先和强大,只有思想的强大才能利用好强大的工具,李星火能提供强大的工具,却不能轻易的让庞大的金融体系拥有强大的思想。这个时代崇洋媚外的思想太严重了,因此他只有做出了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成绩才能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是正确的。成为中国首富还不够,必须成为世界首富,成为世界首富还不够,必须做出无法超越的成绩才能颠覆他人的观念。

  这份白皮书只是敲门砖而已,就相当于李星火在这个时空在  上层建筑层面进行一次小小的投石问路。如果结果不理想,他只有去南方发展了,北方还是缺点环境助力,这是全国公认的事实。

  让他没想到的是现在正是双轨制并轨导致物价暴涨最严重的时候,高层们第一次做这种史无前例的改革,都没有经验,出了问题都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向有本事的问策是中国领导们的一种好习惯,当白皮书放在大佬面前之后,他们就感到了心脏的悸动。

  召见了和李星火学习了几个行长副行长之后,才明白了李星火的牛皮,从事实上来说,李星火的理论水平吊打当前全世界任何学者和资本家,他经历过许多的世界,见过几乎所有的经济制度和货币制度,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哈耶克在他面前就是弟弟。

  几个行长在学习了李星火的无限量化宽松理论之后纷纷成了李星火的小迷弟。他就用几张简单的表格和数据图表就说服了这些老前辈接受了带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理论。真正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绝对不是李星火原生时空的那种变了色的权贵资本控制金融的体系。而是综合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优缺点的一种高效率智能化金融体系。

  其最终形态就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使用数字人民币和统一社保银行账户来作为基石的完美购买力平衡再循环系统。这是一种建立在高度发达制造业和科技水平基础之上的超主权中央银行机构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市场的制度。现阶段在达到这个阶段之前分为四个过渡阶段。也就是计划经济金融系统、过渡经济金融系统、国家资本主义金融系统、多元世界货币金融系统、共同体金融系统、超主权信用金融系统。六段论于是成了国家级绝密资料,只能由经济领域的正部级以上领导人主动查阅才能从档案里调出来。即使是李星火亲身经历的本来时空,他也只是看到了多元世界货币金融系统而已,后两个阶段只在末日高科技世界体验过一点残存信息和实物废品。

  不过他只是给几个行长描述了个大概就被心急火燎的中央银行新任李行长和主管领导召见了。开场白之后李星火也不磨叽,打开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资料和PPT文件幻灯片。

  “众所周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来的时候,仍面临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现实。因此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用三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价格改革。

  从1979年起,政府提高了粮食、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粮食收购价提高30.5%,棉花提高25%,油脂油料提高38.7%。并对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超购加价政策,扩大议价收购范围。但是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没有相应调整其销售价格,致使与农产品相关的副食生产销售严重亏损。继而在1979年11月,国家又提高了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等8种副食品的价格;并相应给予城镇居民5元/人、月的价格补贴。同年4月,政府有计划地提高了煤炭、铁矿石、生铁、钢锭、钢坯和有色金属、水泥等产品的出厂价格;其中,原煤提价30.5%,生铁提价30%,钢材提价20%。而燃料、原料价格的提高,致使与此密切相关的下游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卷烟、酿酒业等成本上升,利润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到国家税收。

  在此情况下,于1981年11月,适当提高了烟、酒、竹木制品、铁制品、陶瓷制品和皮革制品的价格。此外,针对第三产业服务品价格偏低的问题,从1983年12月起,提高了铁路货运价格和水运客运价格。其中,铁路运价提高幅度达21.6%。同期,中国农村改革在全国推进,包括降低农业税收,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民承包土地,开放集市贸易等。不仅如此,经济体制改革还从农村向城市扩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以上多种措施的影响下,1984-1986年中国经济再次进入高涨阶段,1984年GDP增长率已高达15.2%。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开始大幅攀升,零售物价指数从1984的2.8%跃升至1985年的8.8%。

  归结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成本推动,即价格改革的因素。这也是中国引入市场手段的制度成本。放开价格管控和提价只能让消费者买单,第一次宏观调控在集中进行价格改革的时期,如果不能控制总需求下降,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因素同时推动物价上升,就出现严重通货膨胀。一般的正常情况下的涨价会减少需求,让消费者去买替代品或者减少消费,但是这个时期  的涨价并不能让消费者减少消费,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少买不了的。是居民和生产者维生的必须品和主要原料。比如粮食和矿产。

  而且在放开管控后,市场繁荣,居民消费总需求持续扩张下,价格改革必然因“比价复归”而失败。所有物价都涨,涨了等于没涨,就和第一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兑换的时候所有账户价格标签减掉4个零的效果一样。物价和工资存款都暴跌一万倍,跌了等于没跌。这个时候,物价普涨甚至更是灾难性的,因为存款并没有跟上物价涨幅。大家会害怕存款购买力损失而买一大堆的东西保值,导致物价失控。

  在1986年以后,我国就出现了各种价格之间的轮番上升,价格与工资的轮番上升,国内物价上升迫使汇率贬值,人民币贬值则提高进口品价格,以成本推动方式推动国内通货膨胀,出口大幅度增加则是总需求扩张的一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中央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盲目攀比。

  其实在85年第一次通货膨胀时,我知道中央就开始经济紧缩。8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坚决防止盲目追求和攀比增长速度的现象。尽管1980年代全社会对于改革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改革的宏观环境却一直缺乏共识,地方政府和企业总是倾向于高速度发展,无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都是如此;理论界的主流“经济自由主义”热衷于以发展促改革,忽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这是不对的,我对此提出了一个新词,叫做有质量的稳定发展。这就和一个人负重挑水的人前行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样,不能贪图快而大跨步走,容易走不稳滑倒而满盘皆输前功尽弃。

  尤其是前些年改革的成功,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出现的初步繁荣,大大鼓舞了改革派的信心。而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的初期,对于市场经济的知识也只是凤毛麟角。当时我们所知道的,也仅仅是“总需求,总供给”而已,现在想起来,如果早知道什么叫“通货膨胀预期”,也许就不会有后来那种“长痛不如短痛”,“价格闯关”的社会动员,抢购风或许就可以避免。86年3月,“七五”计划决定前两年调整。但1986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回落,许多人认为经济滑坡,强烈要求放松银根刺激经济。五年计划第一年经济总是要涨,这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综上原因,1985年—1986年宏观调控无法到位。

  这两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宏观调控不到位,去年中国经济继续过热,增长率达11.6%,今年我预期为11.3%,预算外投资膨胀无法控制。本月,物价上升幅度已达19%,创历史最高记录,各阶层群众产生通货膨胀预期。这就非常糟糕了。所有车上的人都认为刹车失灵,自然就会夺路狂奔,产生完全没必要的踩踏效应,导致无谓的牺牲和巨大负面效果。

  此时此刻,我们如果仍准备进行全面的价格改革。结果必然会成为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风潮的导火索。  只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一旦发“价格闯关”的消息。当天就会出现抢购。有的人很有可能一下子买200公斤食盐,买500盒火柴,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一定会发生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可能因不能及时支付,群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倒。大家大概率会误以为不久后物价要全面放开,新一轮大涨价即将开始,在各大中城市掀起凶猛的抢购风潮。

  这种时候,一刀切的上调物价肯定是不行的,领导一纸文件下去,物价就涨了20%实际很多老百姓可能会在盲目抢购囤积物资中损失一辈子积蓄购买力的大半。做出这个决定的领导是要背负历史责任的啊。”


  (https://www.misongxs.com/xs/50690/21186.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