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晚唐浮生 > (一)东汉骑兵

(一)东汉骑兵


晚唐浮生第一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东汉骑兵之前发了一篇骑兵的单章,反响很热烈嘛。之前陷于篇幅,写得简略,那我就详细讲讲,先从东汉开始。

    爱看的看,不爱看的就跳过,下一场更新应该在四点多。

    东汉时高桥马鞍的发明和装备,使得骑兵的正面冲锋能力大大加强,迅速取代了战车部队成为冲锋主力。

    而恰恰是这些骑兵新装备的发明,使得草原骑射手的优势也提升了。西汉年间传统的“下马地斗”的中原骑兵的优势有所削弱,必须予以战术革新。

    另外,比起西汉约77-79万人的军队规模,只有29万人上下的东汉军队在规模是大大不如的,因此新装备、新战法也必须尽快推广,使得军队更加“精锐化”。

    前面讲过,秦、西汉时代,因为马具的因素,中原骑兵本质上是骑马步兵。因为骑乘过程中,骑士靠双腿夹紧马腹,没有马镫给腿部借力,没有马鞍给腰部借力,在马上进行肉搏极其困难,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骑马机动到一地后,下马作战。

    如果遇到装备极差、肉搏能力极弱的匈奴骑射手,偶尔也会发动马上冲锋,但匈奴一般会避战,你想冲锋肉搏也要看人家给不给机会。

    所以在这一时期,骑兵并没有取代战车,因为确实战斗力太弱。

    在西汉晚期的时候,出现了高桥马鞍。

    1965年河北定县出土的西汉铜车饰里,就发现当时的马鞍前后桥已经很高。

    高桥马鞍的出现,使得骑兵的骑乘条件大大改善,东汉的骑兵也逐渐不再是骑马步兵。

    东汉开国名将吴汉“常将五千突骑为先锋”。

    吴汉的突骑是枪骑兵,武器是戟。中原步兵对枪骑兵的冲锋很不适应,被吴汉在蜀中八战八克。

    这时候还没有双马镫,因此刘秀的幽州突骑还有局限。他们只能指望步兵自己动摇,慌乱,然后冲锋过去取胜。但如果步兵并不动摇,骑兵集团冲锋冲入大阵,进入人马混杂的近身肉搏阶段,因为战马目标巨大、转向不便,以及骑兵侧翼及后方的作战死角,往往在肉搏中落入下风。

    刘秀有几次失败就是如此。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征讨尤来,以幽州突骑为先锋,直接冲阵,尤来的步兵失利,但并没有崩溃,而是退后重整。

    尤来步兵有郡国材官步兵做骨干,士兵基本都是河北人,见过战马,不是很害怕,于是重整之后再战。

    结果幽州突骑“反为所败”、“士卒死者数千人”,刘秀被“贼追急”,王丰将马让给了刘秀,这才让他逃得一命。

    这里得出两个结论:一、这时候的骑兵冲入步兵大阵后,如果步兵没有崩溃,反而继续和你打,骑兵会惨败;二、要正规步兵,饥民、囚犯当兵是不行的,太垃圾,材官步兵这种正规军就好多了。

    但不管怎样,幽州突骑的出现,代表了骑兵发展的新方向,铁甲、高桥马鞍、长戟、马槊成了他们的主要作战武器,集团冲锋是他们的主要作战方式——为防杠精,额外多说一句,没人禁止他们学骑射,但使用长枪冲锋是他们的主要作战方式,学术上给他们专门弄了个名词“装甲枪骑兵”,但不是说他们会骑射就不“纯洁”了,就是异端,近代炮兵还有自卫武器呢,那他是炮兵还是步兵?

    再讲一个例子吧。

    东汉末年袁绍与公孙瓒的界桥之战。

    公孙瓒以“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阵”居中,“分突骑万匹,翼军左右”,精锐骑兵“白马义从”为先锋。

    袁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于后”,麴义领“久在凉州,晓习羌斗”的熟悉骑兵的八百步兵为先锋。

    公孙瓒见袁绍先锋只有八百人,“轻其兵少”,直接令白马义从当面冲锋,幽州突骑从两翼前出,紧随其后,“便放骑欲陵蹈之”。

    麴义的是戟盾步兵,他下令“皆伏盾下不动”。

    公孙瓒骑兵靠近,“未至数十步”,袁绍步兵“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

    从这里可以看出,袁绍军用强弩远程打击,然后长戟步兵直接向骑兵冲锋逆袭。

    当时公孙瓒军总共一万多骑兵,前冲的时候遭到强弩打击,死伤惨重,大量倒毙在战场上,人、马尸体阻碍了后面骑兵的速度,结果就是前面的骑兵慢了下来,后面的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还在往前,结果全都停下了。

    八百戟盾重甲步兵冲过数十步的距离,大杀大砍,白马义从、幽州突骑惨败,几乎成了单方面屠杀,当场斩首千余级。

    袁绍趁势率主力步兵发动进攻,公孙瓒“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本书中葛从周的战例有点类似。率两千人主动进攻,逆袭河东三千骑兵,步兵用长枪、大槊逼停骑兵,大破之,还俘虏了李克用的儿子李落落。

    可以看出,有勇气、有意志、有装备的步兵,在逼停骑兵后,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屠杀。因为骑兵骑在马上,两翼、后方有巨大的战斗空隙和死角,也不如在地面上灵活。胯下的战马还是一個贼好的目标,步兵一般先打马,骑兵直接落地,落地后下场不用多说。

    当然,本书里李克用的骑兵装备已经远超东汉末年。

    公孙瓒的骑兵在静止状态下战斗力更弱,因为没有双马镫借力。

    再强调一下,一定要用训练良好的正规步兵!北宋用犯人充军防御契丹不可取!金国用饥民充军防御蒙古不可取!

    当然,说了也白说,历史上大多数步兵都是仓促拉起来的,能有把木枪就不错了,甲具、强弩非常缺乏,训练程度更不用说了。晚唐这种常年征战的职业武夫可能并不是历史常态。

    言归正传,东汉建国后,因为税制、豪强等因素,财政收入不高,因此军队大批量遣散。

    军队数量少了,那么就要精兵化。

    他首先改革的是幽州突骑,具装化。

    首先来个定义。

    具装甲骑,即人、马俱披铠甲的重型装甲骑兵,西汉末年少量出现,刘秀建国后正式成建制建立。

    注意,人披甲,马不披甲的,不叫具装甲骑,人、马俱披铠甲的重型装甲骑兵才叫具装甲骑。

    具装完成之后,东汉军队开始以轻装刀盾步兵搭配重型具装甲骑作为新的建军模式,这也成了后面南北朝初期的主要建军模式。

    这里的具装甲骑,是作为战场主力使用的,是建军的核心,与隋唐及以后朝代是大大不同的。

    山东嘉祥出土的东汉水陆攻战画像石,以及河南南阳出土的河伯出行画像石中,多次出现轻装刀盾步兵和具装甲骑的画像。

    刀盾步兵手持环首刀、盾牌,具装甲骑手持长戟,配合作战。

    至此,东汉军队的建军思想已经和秦、西汉大不相同。

    西汉是轻重步兵混编,搭配轻装骑马步兵、车兵。

    东汉是精锐具装甲骑,搭配轻装刀盾步兵。

    具装甲骑开始得到大发展,并深刻影响了南北朝数百年,在南北朝后期达到了巅峰。因为这时期的敌人是草原胡人,具装甲骑是建军核心,所有战术围绕其打造。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强大的,除了镇压内部叛乱外,在对外战场上也表现出色。

    汉章帝建初六年,出兵震慑乌桓、鲜卑,使其不敢近塞下。

    为防杠精说草原骑射手机动灵活,你打不到他,是,这是事实。但西汉时中原骑兵在马上也玩不过匈奴,以至于要下马步战。他们怎么解决的?攻你必救。

    作为一个统一王朝,人家总有关系和线人,知道你的游牧地在哪里,我直接杀过去,抓你的老弱妇孺和牛羊,伱还游击吗?

    汉顺帝永建元年,匈奴叛乱、鲜卑犯边,两次出兵,破之。

    还有羌人叛乱,就不一一列举了。

    东汉全国就二十多万兵马,以长戟具装甲骑、刀盾轻装步兵搭配,临时征发内附部落蕃兵,不断对外征战,维持到了王朝末年。

    而在末年时,这套建军方式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副作用:朝政腐败,卖官鬻爵,幽州突骑生活好了之后,勇武不再,汉人兵源日渐匮乏,不得不大量招募鲜卑、乌桓入军,胡汉比例失调。

    尤其是拱卫洛阳的禁军突骑,已经成了鱼腩部队。

    当然都末年了,不仅突骑,其他部队也不行了。

    王朗就曾喷过北军五校,说“或商贾惰游子弟,或农野谨钝之人”,“不讲戎阵”,“名实不副,难以备急”。

    意思是说,北军要么是商人油滑子弟,要么是谨小慎微、老实巴交的农民,战斗力不行。

    王朝末年的难题,无解。


  (https://www.misongxs.com/xs/4260/20402.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