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快穿,系统让我拿稳爽文男主剧本 > 第130章 年代文里的老实大哥40

第130章 年代文里的老实大哥40


因为新的研究项目已经批准通过,陈科马上就要进入秘密的实验基地进行研究,估计在研究出结果之前都不会出来,陈科就农用机械的事情多嘱咐了王景江几遍。

“一定要抓紧时间,特别是南方,很多地方可以种两季稻,如果能赶在明年春耕推广出去,那明年将能增产不少粮食。”

王景江点点头,“放心吧,我一定把这件事给你办好了。”

陈科把王景江送到门口和王富贵夫妻俩汇合,夫妻俩在得知王景江直接当了研究院的文职员后惊喜万分,再经过王景江的解释,两人都对陈科感激不尽。

“真是太谢谢你了陈科。”

“是啊,王景江你过来听好了,院里交给你的工作你必须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给我办好了,你要是拖了陈科的后腿,看我怎么收拾你!”

王景江也不跟他爸顶嘴,连连点头,“知道了知道了,绝对打起十二分精神。”

告别三人,程铮正好开院里的小汽车把陈志和陈玉接了过来。

陈志一脸意犹未尽的下了车,陈玉已经飞快向陈科跑了过来,“大哥,出什么事了?怎么突然让程大哥把我们接了过来?”

陈科看着两人脸上露出笑容,“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大哥马上要进行新的研究,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出来,所以把你们两人接过来一起吃个饭。”

陈玉强忍着心里的不舍与失落,“那,那很长时间是多长啊?”

“大哥这次也不确定。”就算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那都是一代代研究员经过几十年苦心研究出来的成果,陈科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能顺顺利利的研制出来。

陈志没有陈玉那么的多愁善感,一听反而觉得好奇与兴奋,一个劲儿问陈科是不是要去秘密造火箭了。

陈科:“”

带着陈志和陈玉在研究院的食堂里吃了一顿饭之后,陈科又让程铮把两人送了回去,嘱咐他们有什么事就来研究院找程铮,或者去找王景江都可以。

王景江过不久应该会南下,但是他父母一直在家,陈科已经打过招呼,两人答应得十分爽快,甚至李燕还提议让两个小的直接搬过去住,陈科拒绝了。

两个小的已经越来越独立,陈科相信他们完全能照顾好自己。

至于两人的生活费,陈科让程铮每个月送一次就行,钱都由陈玉拿着,陈志虽然在上班,但是拜了师傅之后估计剩不下什么钱,所以陈科依旧是给的两份生活费。

还有马上国庆了,之前答应冯良臣回纺织厂领奖的事可能要爽约了,陈科为此特意给冯良臣打了电话说抱歉。

冯良臣一听陈科是要去进行秘密研究,当时表示完全没关系,尽管去,他们这些都是小事,哪里比得上科学研究这些国家大事重要。

挂完电话之后,陈科又给张教授和江教授一一去了电话,两位教授都对他的工作表示支持,也十分欣慰这么短的时间内陈科就已经做出了这么多研究成果,江教授甚至一度感叹这辈子做得最对的决定就是推荐陈科进了研究院。

陈科挂完电话之后,坐在椅子上又把所有的人想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谁后起身去了史副院的办公室。

陈科的这篇论文很重要,但是研究院所有的领导都没有想到这篇论文竟然还引起了中科院的重视,直接把陈科调去了大西北秘密研究基地。

那里的等级重要性不言而喻,陈科这一去说不定一两年都不能回来,这也是他一一给亲人朋友告别的原因。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来到十月一日这一天。

这一天,举国同庆,大街小巷的人都喜气洋洋,就算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粮食危机也没有影响他们高兴喜悦的心情。

各大工厂,学校,单位,都在积极的搞庆祝活动,因为陈科没有回来,纺织厂的奖就由陈志代替陈科去领,看着身前夸张的大红花,陈志拿着奖励的大水盅对着底下使劲儿鼓掌的工人同志脸都笑开了花。

“哎哟,这小伙子可真精神。”

“你不知道啊,是陈科他亲弟弟勒。”

“哎哟,怪不得我瞧着眼熟,不愧是陈科的弟弟,看着就是好小伙子。”

“是不错,听说已经学会开车了呢,以后有这个手艺也不愁没饭吃,家里有姑娘的,可要抓紧了!”

陈志下台以后听着旁边大妈大婶的调侃竟然羞红了脸,抱着奖状逃也一般的跑回了家。

晚上,陈玉抹了一点米饭,郑重无比的把奖状端端正正的贴在了墙上。

这是他们大哥的荣誉,他们与有荣焉。

“爸爸妈妈,你们看见了吗,大哥是多么的优秀,我们两个虽然比不上大哥,但是也都在努力上进,你们在九泉之下不用担心我们,我们三个都过得很好,很幸福。”

陈志拍拍陈玉脑袋,“行了,不用说爸妈也知道,别愣着了,做晚饭吧,为了庆祝,今晚要吃干饭!”

······

王景江在一周之前踏上了南下的运输车,与他一起的还有新鲜出炉两台机器和两位技术人员,他们要带着这两台机器走遍南方各县级市。

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先去当地的农业部门,等农业部门的人员了解接受之后,在一起去到农村实地推广。就这样奔波不到一个月,王景江已经从冷白皮变成了黑黄皮,是回家连亲妈都不认识的那种。

虽然过程很艰苦,但是成绩也很喜人,也会遇到一些“老顽固”,但是在见证了机器的绝对实力之后都纷纷表示愿意一试。

随着农用机械在南方农村的推广,看见希望的农民开始挽起袖子大规模的开荒,在粮种还不能实现增粮的情况下,开荒增加种植面积是增加粮食的唯一途径。

时间一晃而过,一年后。

陈志如愿当上了运输公司的司机,虽然还只能坐在副驾观摩学习,但是已经跟着车队跑了不少地方。

由于陈志开始跟车队,陈玉大部分都一个人在家,王富贵和李燕一商量,给陈科去了一封信之后,态度坚决的让陈玉搬到了他们家,反正王景江也经年累月的不在家。

陈科回信说好,顺带寄回了一千块钱作为陈玉的生活费,麻烦王富贵和李燕两人的照顾。

一年的时间,陈科一趟家都没有回过,要不是每两月雷打不动的一封信,陈志和陈玉都要冲到研究院找人了。

两人到现在也不知道陈科早已不在研究院,陈科的所有信息已经对外保密。

原因无他,陈科已经研制出了涡扇发动机,并已经安装进了我们新一代战斗机,现在已经进入了试飞阶段,正是万分紧张的时刻,国外势力更是想法设法的打探消息想阻止破坏。

随着天空传来的一声巨大引擎声音,我国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战斗机发动机,而且是遥遥领先于国外的发动机。

中国竟然率先研制出涡扇发动机这一消息举世震惊。

西方列强纷纷表示不可能。

可这一年国庆,第一代涡扇发动机歼击机闪亮登场在天安门上空,那流畅机械化的外表,轰鸣有力引擎声,无一不在表示中国真的拥有了前所未有先进的发动机。

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霸航空的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而陈科站在天安门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刻。

陈科脸色有些疲惫,但是眼神炯炯有神,这是他替原主见过最美的风景。

这一世,陈科活到了寿终正寝,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闭上眼的那一刻,陈志和陈玉都已经儿孙满堂。


  (https://www.misongxs.com/xs/3212/21083.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