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大汉永存 > 第216章 王莽的时代来了

第216章 王莽的时代来了


第216章  王莽的时代来了

        元寿一年(公元前2年),十二月,庚子,刘欣以侍中、驸马都尉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册曰:“建尔于公,以为汉辅!往悉尔心,匡正庶事,允执其中!”

        是时,董贤年二十二,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以父卫尉恭不宜在卿位,徙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

        弟宽信代贤为驸马都尉,董氏亲属皆侍中、诸曹、奉朝请,宠在丁、傅之右矣……

        大司马令领尚书的分量是极其厉害的。

        汉朝初期,丞相为百官之首,权利很大,丞相这个之位最开始来源于秦朝,秦朝来源于春秋战国,先秦时期,各国的君主们便有肱骨之臣辅佐,那时候被称之为相国,并不用丞相这个封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华夏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此时的相国被改为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利。

        大汉许多制度都是借鉴和继承秦朝的,相国也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萧何、曹参都曾经做过相国。

        但是到了汉惠帝在位时期,重新启用丞相这个称号,将丞相一分为二,分为左丞相与右丞相,《史记》中记载:“相国曹参薨,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丞相得到下面的人汇报,然后汇总多方面信息之后,把这事的情况和对策写成公文,草拟完,报入宫内。

        加尊大司马“兼官”后,职位不变: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的比丞相高了。

        但到了汉武帝这里就不行了,他推崇儒家思想,不再是无为而治,而是想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大权,丞相过高的权利使得汉武帝开始感到威胁,便开始任用儒生为丞相,并削减丞相的权利。

        太皇太后王政君随即下令官员推选新大司马的人选,毕竟王莽没有被正式认命,他作为太后的亲戚和前任大司马,备受众人赞誉,广大官员纷纷推举。

        昔者,三公乃为陛下最重要之辅臣,而贤则无识天地事物之理,大司马之任不能使众人心满意足,亦不能出力战胜敌人,平抚边远之地。当追回大司马之印绶,令贤离官归家,如此方能平众怒。”

        《易经》中说:‘鼎折足,倾覆王室的馔饭。’意味着三公不能称职。古代孝文皇帝宠幸邓通,只是中大夫;武皇帝信任韩嫣,也只是赐以恩宠,都没有升到高位。

        “什么,大司农说国库没有钱了?这样吧,丞相,你给朕去把盐铁收归国有,每地设一个大汉国企,各地年底给朕交四千万的利润。”

        这也是汉武帝的创造,就像是后世唐高祖李渊为了表彰次子李世民的功劳,创造出了一个“天策上将”的名号,该职位位在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

        元朔五年(前124),卫青因大破匈奴而拜为大将军,以统率诸将军,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

        “罢了,既然无法胜任,便不要做这个大司马吧,新都侯王莽以前以大司马的身份处理过先帝丧事,知晓旧例,我令王莽帮助你。”

        “什么?马又不够了?丞相,你给朕去太仆那整来10万匹马,去给卫青,霍去病,刘瀚送过去。”

        丞相的决策权就大幅度削弱了,一般由所有内朝官讨论后,由“领尚书事”的内朝官向皇帝汇报提出意见,由皇帝拿主意。

        霍去病,卫青死后,汉武帝以刘瀚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刘欣端着酒杯默然不语,现场很安静,安静到让人害怕。

        朝廷卖掉董氏财产总共有四十三万万钱。董贤被开棺后,露现其尸进行检验,然后才埋在墓中。

        如今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已经70岁了,这人真的能活,对快成人瑞了,从汉宣帝事情,一直活到现在,经历四代帝王,简直了。

        董贤所重待的官吏沛国人朱诩自我劾奏离开大司马府,购买棺材衣服收拾董贤的尸体而埋葬了他。

        提高他的权力就是为了排挤丞相、御史大夫,将政事揽于尚书治下,有了皇帝这个靠山,尚书的权力越来越大。

        王闳连忙走上前说:“天下乃是高皇帝的天下,并非陛下之所有!陛下继承祖宗的庙堂,应该将子孙传承下去,承担重任。天子不能戏谑言语!”

        大家喝得尽兴,也许是醉了,也许是有其他想法,刘欣拿起酒杯,从容地看着董贤,笑着说:“我想采用尧禅舜的方式禅位于你,你觉得如何?”

        你皇帝能这么说?当着是孙卖爷田,一点都不心疼呀。

        “诺。”

        “打,给朕往死里打,从定襄出兵……”

        一句话,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这个就相当于隐形的皇帝了。

        董贤叩头以示自己受到很大宠幸,现在皇帝死了,没有人保护他了。

        边疆把匈奴的情况汇总来,然后丞相咔咔咔一顿分析,怎么打,从哪里打,出多少钱,写成奏报和对策给汉武帝禀报,他一看。

        王闳没有吸取王嘉的建议,继续上书劝谏道:“臣听说王者设立三公,依照三光的法则,担任这些职位的人应该是有才能的。

        大概是感觉自己可能命不久矣,想保护董贤,或者觉得对董贤还不够好,刘欣又干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div  class="contentadv">        那一日,刘欣在麒麟殿设宴款待董贤和他的父子及亲属,侍中和中常侍都在场。

        “都给朕好好干,朕给你们封侯,丑话说在前面,干不好就杀头,朕大发慈悲,不杀头也可以,交钱赎罪吧……”

        “什么,钱不够了?丞相,你就不用做什么方案了,直接给朕去大司农那要来十个亿去给卫青送过去。”

        此时此刻,他内心满是担忧,担忧自己的未来,面对王政君的询问,他一时间支支吾吾的,不知道如何回答。

        皇帝看到丞相的报告后进行审批,他要是对这方案觉得不行,就打回去重新拟,如果觉得行,就盖章审批通过回复给相府,丞相再跟着自己这报告去进行落实。

        王闳行礼,恭敬的退走了,走的脚步很坚定。

        “扫兴,你下去吧,回老家去吧。”

        如果皇帝下达文书中涉及到要起草正式诏令的,就由御史大夫寺起草,再经尚书送皇帝审批,皇帝盖章通过后由尚书登记,再下达御史大夫发往全国……

        好家伙,这是为难他呀,董贤如今才23岁,又没有经历过帝王驾崩,他怎么知道丧事如何处理?

        他们可以制定政策和规章,决定官员的任免和晋升,管理国家的财政、军事和外交事务,以及管理国家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务。

        这个时候的中常侍叫王闳,是王莽叔父王谭之子,算是王莽的堂弟,两人从小关系不错,算是王家的异类,这家伙生性聪明,胸有谋略,有节操风骨,为琅邪名士。

        汉武帝还弄出了领尚书事”这个官职,由自己的亲信内朝官担任,可以是宦官,可以是大臣,他信任谁就让谁干。

        好家伙,就差指着皇帝刘欣骂人了,刘欣很不高兴,但觉得王闳还年轻,而且前不久才逼死一个丞相,他大概呀过后悔,所以暂时绕过了王闳。

        后来,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哀求之下,汉哀帝才同意部分王氏子弟入朝任职,还把王莽接回长安了,王闳担任中常侍,多有匡谏。

        这家伙还不死心,真怕刘欣再做傻事,这皇位是能轻易禅让的?

        她的动作是非常麻利的,毕竟这样的场面经历好几次了,她立刻让人在帝崩后收取了玺绶,并召见大司马董贤。

        “什么?皇帝驾崩了?”

        董贤无奈,只能到殿庭摘帽赤脚步行谢罪。

        “你觉得丧事怎么处理?”

        而现在大司马、卫将军董贤,在汉朝没有立下过功勋,也没有深厚的背景,更没有展现过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却在短短几年内被晋升为中台的重要职位,统领禁军,虽然没有功绩还获得封爵,父子兄弟纷纷受到提拔和赏赐,国库空虚,百姓喧嚣,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实在不符合天心!

        古代褒神变化成为人类,生下了褒姒,搅乱了周国,恐怕陛下会有责备之词,贤也可能因为小人的进退不得当而受害,这不是垂范于后世的做法……”

        到了宫中,由御使大夫寺进行核查,看看写的是否合法合理,然后再经尚书送交皇帝审批。

        好家伙,君无戏言呀,他这是好干什么,大家都惊呆了。

        董贤以自杀认罪,死后他的父亲董恭以及其他人没有悔过,并在棺材上涂抹朱砂,绘制四季之色,左边有苍龙,右边有白虎,上方附着金银的日月,用玉衣和珠璧来装殓,尊贵程度空前绝后。

        父子傲慢不顺,不尊敬皇上所派遣的使者,接受赏赐时不跪拜,罪行极为明显。

        这个时期的尚书就是个完全跑腿的小卡米,仅仅是把公文呈上来的那么一个职位。

        而尚书就获得了大部分这样的权力。

        于是,大手一挥,得了,还是朕自己来,直接下诏。

        武帝死后,皇权通过“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这个一连串的头衔,过度到了霍光手上。

        到了后期,尚书令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行政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

        人家是这样,一个子,贱,太过容易得到的,反而不珍惜,得不到的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不过,这个官职并非新增设,它原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主管文书,属内朝官。

        大概是皇位来得太轻松了,汉哀帝就没有多珍惜,他看重的是感情,他这皇位就是捡来的,谁让他的好大伯——汉成帝刘骜无子呢。

        有点类似于大明内阁的雏形。

        好家伙,就出这点人,不够呀,你这丞相是二百五,吃干饭的,方案也不行呀。

        所以,在大汉初期,一件事情具体咋干,由谁去干,干成啥样,花多少钱全都是丞相的事……

        古人以日、月、五星合称三光,《庄子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白虎通.封公侯》:“天道莫不成于三,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父、师。”

        武帝开启了以宦官出任尚书的先河,宣、元二帝继承了这个制度。这些人常伴皇帝左右,很受重用。

        而且,在元狩五年,汉武帝新设置了一个官职为“司直”,他的官方解释为:“掌佐丞相举不法。”

        王莽怀疑他假装称死,有司奏请打开董贤的棺材,前去验看,以确保他死了。

        大司马“兼官”的将军有4个等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对于董恭等人,他们逃过了诛杀之罪,但不应继续在朝廷中任职。我请求将他们的财产收归朝廷。所有与董贤有牵连的人予以罢官。”

        六月二十七日,王莽决定赶尽杀绝,再派谒者以太皇太后诏书的名义就在宫殿下给董贤下诏说:“夫自高安侯董贤入宫,当阴与阳之度乃有所失,祸患频临,民间苦不堪言。

        其中,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地位相当于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的地位于上卿。

        同时,他更暗示大司徒孔光上奏:“董贤生性善于谄媚,与邪恶之人勾结,以获取封侯,父子相互控制朝政,兄弟并为宠臣,过度接受赏赐,广建豪宅,修建坟茔,如同君王之陵墓,浪费巨大财物,令国家财政空虚。

        王政君派遣使者召见王莽,王莽到达后,借助太皇太后指使人弹劾董贤在汉哀帝卧病时不亲侍医药,禁止董贤不得出入殿中司马府大门。

        汉哀帝刘欣为了扶植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等外戚,对于长期辅政的王凤、王莽家族施加严厉打击,致使王氏家族几乎一蹶不振。

        没有过多久,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戊午,汉哀帝刘欣崩于未央宫。

        过了一段时间,太皇太后王政君为王闳谢罪,刘欣看着她的面子,又重新召回王闳。

        “卫青你拿着朕的虎符直接去调兵,然后随便打,自己发挥。”

        “谢谢太皇太后。”

        于是,董贤的父亲董恭、弟弟董宽信与家属迁到合浦,董贤的母亲回到故乡巨鹿。

        当日,董贤与他的妻子都自杀,他们家里的人非常害怕就在夜晚埋葬了。

        这一套下来,丞相更像是跑腿的了。

        到了武帝的年代,相权原来手中的“干不干的建议权”,“怎么干的布置权”,”由谁干的建议权”被拿走了,只剩下了“拿图纸干事的实施权”和“干没干好的监督权”。

        元狩四年(前119),武帝为了尊宠有功的卫青、霍去病,初置大司马为将军加官,以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以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汉武帝太想打仗了,满世界打仗,恨不得天天和匈奴干架。

        而现在,董贤是大司马卫将军,令尚书,有差距,但不大了。

        然而,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密谋认为,过去外戚集权,几乎危及国家,如今孝成和孝哀两位皇帝都没有嗣子,正应该选择年幼的近亲为君主,不宜让外戚和大臣集权。

        长乐宫内,得到这个消息的王政君是没有想到的,刘欣很年轻,才25岁,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没有儿子,这继承人是大问题了,连续大汉两代帝王都无子,简直了……

        不仅如此,汉武帝还加重内朝的权力,尚书的职权开始不断变大也始于汉武帝。

        名义上是丞相的助手,实际则是监视丞相有没有徇私枉法的举动。

        于是,何武举荐公孙禄担任大司马,而公孙禄也举荐何武。

        最终,太皇太后王政君自己直接下令认命王莽为大司马,兼领尚书事。

        这一下,属于王莽的时代来临了。


  (https://www.misongxs.com/xs/2686/117615846.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