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朝廷送来了救济粮
推荐阅读:团宠农家小奶包 穿成反派恶毒妻,逃荒路上开挂了 娘亲读我心后,创飞侯府所有人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穿成倒霉庶女,被权臣哥哥盯上了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重生归来,侯门长姐团灭户口本 我那会读心的老六相公 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 大小姐行事百无禁忌
就这样,皇帝一个人孤零零地走了。
来的时候一家四口整整齐齐的,走的时候皇帝却形单影只,他心里那叫一个凄凉。
“安娘,说好了啊,你一定要尽快带着两个孩子回来,我等着你们。”
皇后当面答应得很好,等皇帝一走,她就和小公主对了个巴掌。
母女俩相视一笑,露出了奸计得逞的表情。
见状,林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感情小公主早就和皇后串通好了。
在场的也就只有小太子懵懵懂懂,被蒙在鼓里了。
不过他也不在乎就是了,得知可以继续留下来,他就小跑着回了自己屋,从书架上取了书下来,埋头看了起来。
俨然是个小书虫。
一心在书的海洋里快乐徜徉。
皇帝回了行宫,左等右等都没能等来老婆孩子和自己相聚,顿时明白自己这个老父亲被骗了。
当场就洒下了两滴辛酸泪。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信寄过去,控诉皇后对自己的无情。
皇后看了信,并没有感到良心作痛,反而忍俊不禁。
将自己在林家和几个孩子相处的情形写下来,给皇帝回了信。
字里行间都是炫耀,洋溢着快乐。
皇帝收到信,看完后唇角忍不住上扬,但心里又更堵了。
他在这行宫独守空房,安娘却和几个孩子在林家玩儿的不亦乐乎,真是叫他心里不平衡。
但他暂时也抽不出空来去将娘儿几个抓回来。
因为他的弟弟瑞王来了,给他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沧澜道发生了旱灾,自入夏后就没有降过一滴雨了!
天下三十六州,根据山川河流分为了九道,每一道有四州。
比如老国公原先掌管着的江南道,就下辖着沛州、沐州、松州、峡州。
而沧澜道,下辖着涿州、燕州、幽州、冀州。
这四州都地处北方。
沧澜道,以沧澜江命名,是平江的一条支流,贯穿了涿、燕、幽、冀四州。
其上又有大大小小数条支流,滋养着整个沧澜道的土地,供给着这四州百姓的用水。
而如今,沧澜道大旱,自入夏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老天却一场雨都没降下来过,沧澜江都快枯了。
田里的庄稼被晒死了大半,地面都龟裂开了。
瑞王的封地在涿州,但他的职位却是沧澜道总管,管辖着四州百姓。
如今境内的情况,实在令他忧心忡忡。
皇帝早已从乞生道长那里提前知晓了旱灾,但当旱灾真的来临时,他心头还是焦灼了起来。
幸好,他提前做了不少准备,能够将这场旱灾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他当即召来右相及几位心腹重臣一齐商议如何应对,接着就向天下发布了一道罪己诏。
也不是他自己愿意发,而是为了巩固皇权,他和历代的皇帝一样,都不断向百姓宣扬着“皇位得自天授”的思想,好让自己皇位的得来显得名正言顺。
既然用了“天授”的名头,那现在发生了旱灾,百姓自然就会认为是老天对他这个皇帝不满了,所以降下了灾罚。
他可不就得下罪己诏,向上天告罪?
接着就是赈灾的各种常规操作了。
赈银放粮,派遣医师,运送药材……同时调集军队到沧澜道边境镇守着,以防有人趁机作乱。
当皇帝和大臣们为了赈灾而忙得焦头烂额脚不着地时,林曦也没闲着。
她授意潘艳君在金鳞阁举办了一场慈善拍卖会。
将拍卖会上赚来的钱,都捐给了朝廷,并言明是用来赈灾的。
随后,皇后也举办了一场宴会,名为赏花,实则是募捐。
天下九道,江南道的富庶是出了名的。
而江南道四州,又以沛州最为繁华,光是一州上交的赋税,就抵得上国库收入的一半。
可想而知,这里的富贵人家有多少。
皇后举办的赏花宴,邀请的就是这些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
反正在那些出身世家底蕴深厚的贵夫人看来,她这个出身平民的皇后上不得台面,根子上就沾染着土腥气和铜臭味。
既然如此,她又何必遮着掩着呢?
她偏就要跟那些世家看不起的商贾家的女眷来往。
起码,她们捐起钱来是真的大方啊!
几千上万两银子,说捐就捐了。
一场宴会下来,皇后募到了不少钱粮物资。
极大地缓解了国库的压力。
皇后还专门请人造了一块功德碑,将捐赠了物资的夫人小姐们的名字刻在了墓碑上。
又将墓碑立在了行宫的广场上。
每一位从这里经过的大臣、宫人都能看见。
那些夫人小姐们得知后都乐开了花,觉得皇后此举真是深得她们的心。
同时还后悔自己捐少了。
又纷纷慷慨解囊捐赠了不少银钱首饰。
然而再多的银钱物资,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沧澜道最需要的,是一场雨。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老天爷啊,求您降下一场雨吧!”
“地里的庄稼眼见着就能收了,结果遭遇了这场大旱,全都干死了!老天爷这是成心不给咱活路啊!”
“幸好今年家里种了两亩红薯,红薯耐旱,虽然也枯死了不少,但好歹还有些收成,不至于颗粒无收。”
“快快快,官府来人了,说是来给咱送救济粮了。”
“都排好队,别一窝蜂地哄抢!否则谁都别想领到粮食和水!”
“拿户籍来,凭人口领粮食!”
得益于右相蔺坚上台后实施的几项革新政策,朝廷将三十六州的人口都核查了一遍,重新给每家每户登记造册,发放了户籍。
户籍一式三份,百姓家里一份,当地官府一份,朝廷户部一份。
户籍上-将百姓家中的人口、田产、房宅、牲畜等信息都写上了,若百姓家中的情况有所改动,则各处的户籍信息也会随之改动更新。
如此,朝廷需要下发多少赈灾粮食,可以精确地算出来。
每一户能领多少粮食,前来赈灾的衙役也心里有数。
想要贪墨、冒领的人,都可以歇了心思。
就算有没能及时登记上的人口,比如某家前不久出生了一个孙儿,因为太小还没有来得及上户口。
这种情况,只要整个村子的人能够出面作保,即便是出生不久的婴孩,也能领到属于TA的那一份粮食。
(本章完)
(https://www.misongxs.com/xs/25266/20839.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