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大唐皇太孙:开局屠了天策上将府 > 第201章 建立大唐皇家学院?

第201章 建立大唐皇家学院?


李承道的话仿佛带着一股奇异的力量,令众多士子们听到后都不由自主地舒缓了心中的紧张之意,叩谢之后方才起身。

    看着殿内的众多士子,李承道淡笑着说道:“诸位都是我大唐未来的栋梁之才,千辛万苦于万万士子之中脱颖而出,来到这金銮殿上。

    尤其是你们之中的寒门子弟,能够到此地步更是殊为不易,望诸位莫辜负了自己一身所学,以报效国家。”

    这四十名士子里大半都是寒门士子,骤然听到李承道这番话,心中简直大为震动。

    乐徐想到自己科考之难、十年寒窗之苦,更是心中一酸,当即下拜道:“陛下力排众难改革科考,为天下生民立命,草民叩谢陛下皇恩!”

    他话音落下,众士子们也纷纷下跪叩拜,高呼道:“叩谢陛下皇恩!我等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样的一幕,令殿内不少官员都为之动容。

    魏征拱手正色道:“陛下皇恩浩荡,为我大唐亿万百姓之福!”

    文武百官接着齐呼道:“陛下圣明——”

    虽然知道这是奉承之言,但是李承道还是有些受用的,毕竟马屁谁不爱听。

    “开始殿试吧。”

    李承道朝左右吩咐道。

    贾诩点点头,然后令侍卫为殿内士子们搬来桌案以及送上文房四宝,并且将考卷发下。

    殿试内容,就不是如会试甲乙卷里面那样的什么四书五经或者智力考题了,而是真正的政治策问,经国之学。

    简单来说,就是让你自由发挥,以当前大唐国情为基础,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建议等等。

    这种筛选方式筛选出来的才是治国之才,要知道不论是三省还是六部,皆是一国中枢,一举一动关系到整个大唐,考验你的眼光以及谋略。

    考试一共两个时辰的时间,众考生在文武百官以及李承道的注视下,开始了他们的考试。

    这些压力或许会影响他们的考试状态和水平,但是未来将要出阁入相者连这点压力都顶不住,那还不如回家种地。

    ……

    两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承道身边的秉笔太监喊停后,便有侍卫上前将考子们的试卷给收走,然后整理好送到李承道的龙案之上,由他亲自阅览。

    殿试考卷,是由皇帝亲自阅览的,前五名也是由皇帝亲自评定。

    现在所有士子们都非常紧张,但是却只能低着头不敢抬头去看李承道,因为那样是十分无礼的行为。

    李承道拿起第第一份考卷看了起来,考卷的观看顺序也是按照会试排名来的,他看的一份是王学林的考卷。

    “……地方百姓苦苛捐杂税久矣,当实行一条鞭法,肃清地方吏治,规范税收,以安民心……”

    看到王学林的这份策论考卷,李承道眼里闪过一丝讶异之色。

    王学林在答卷中所呈现的策论,是针对朝廷税赋一事提出的政策。

    苛捐杂税,是历朝历代都难以避免的弊病,何为苛捐杂税?这实际上和朝廷关系不大,而是地方官员小吏巧立名目收各种杂税,最后到朝廷手上的税收还是那么多,但是地方各层官员却从中中饱私囊,受苦的最终还是百姓。

    世家更是此中的行家,无税赋不肥,王学林身为世家子弟,自小耳濡目染深深了解个钟厉害。

    王学林从李承道登基以及未登基前的种种事迹,判断的出李承道的性格是重视民生的那种明君,因此他选择了从地方苛捐杂税作为切入点,并且提出解决之法。

    一条鞭法,就是规范每一名百姓每个季度该缴的税赋,杜绝一切苛捐杂税,如此来清吏治,减百姓赋税之苦,称得上是一条良策。

    “善。”

    李承道点点头,朱笔在王学林的考卷上画了个圈。

    古人云可圈可点,在古代没有具体分数,而是用圈、点、竖来进行打分。

    圈则是上乘,点是良好,尚可一观,而竖则是最下层了。

    王学林的这篇策论让李承道很满意,不愧是被贾诩看中的人才,的确有可取之处。

    放下王学林的考卷后,李承道紧接着拿起了下一份考卷,这份考卷是乐徐的。

    “……陛下行科举改革,利于大唐千秋万世,然至此尚未圆满。

    草民观殿下设立乙卷,分刑律、数算、工冶、兵法等数类,可见陛下欲将天下贤才一网打尽,不使贤才遗落于野。

    臣斗胆谏言陛下当增加科目,并大肆推广,建立更加完善的科考制度,让天下贤才、奇才得以一展所长……”

    看见这一份考卷,李承道的目光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不禁将目光投向了殿内的乐徐,眼里闪过一丝吃惊之色。

    乐徐是从科举制度上写出的策论,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他写出的这些策论,正是李承道接下来的打算!

    他对科举制度的改革还未结束,接下来增设科考项目,建立大唐皇家学院,也就是如同后世小学、中学、大学一般的学院制度!

    这些事情他从未跟人提起过,乐徐所言虽然没有他所想的那般完善和准确,但是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这样!

    这般超前的思想,很难想象是一名古人能够拥有的。

    “难怪辅机说他目光长远,胸有沟壑,确实是治国之才。”

    李承道收回目光,毫不犹豫地给乐徐的卷子打了个圈,上等。

    接着他又开始阅览其他考生的试卷,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本章完)


  (https://www.misongxs.com/xs/24894/21012.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