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
推荐阅读:弃女惊华
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
给皇帝衣服,可以并到织造之中,给皇帝做兵器,可以并在兵工厂之中,但是给皇后与诸位妃子做首饰,这样的活却没有地方规整。
好吧,金银匠的精细活。都需要老师傅,也用不了多少人。
但是皇帝用的厕纸,皇帝用的笔,已经杂七杂八的小物件,如是等等。
可以说,皇宫之中维持皇族生活的所有物资,都是不假外求的。也就说,只要用到的,都没有向宫外采买的意思。
要么自己生产,要么让下面进贡
如此就可以想象,为什么宫中每年的花费最少要一两百万两之多,要知道,很多省一年税入,也不过是这个数字,还不算如贵州这样的穷省。
这里有极大的浪费。
在太皇太后时期,就精简过人手,而朱祁镇一直没有怎么扩充,甚至在除掉王振的时候,还消减了不少人手。
但是宫中太监宫女加起来,大抵还是超过万人的。只是这万余人,每年耗费数百万两,在这些作坊的浪费,也是其中一大项,更不要说太监们的上下其手了。
朱祁镇立即想到了。
这样处置的好处,不仅仅是能腾出一笔活钱,还能减轻宫中的开支。一举而两得。
朱祁镇说道:“好,就这么办。如此在一两个月之内,少府能筹多少钱?”
刘定之说道:“以臣之见,多的不好说,三百万两,还可以的。”
这些遍布北京附近的作坊,有两处让各大商贾下血本。
第一处,就是即便是扑卖了,一般情况下,宫中的需要还是要继续的,除去了这些作坊,自然要有采购。
那么从什么地方买?
自然是从这些原本的作坊之中。
明后期,天下咸称苏样,那时候天下的时尚中心,技术中心,都在苏州。
而此刻却不一样,天下风尚都在宫中。尤其是朱祁镇的欣赏品味,与这个时代不大一样,比如朱祁镇不喜欢,那种花纹太繁杂的图案,再比如朱祁镇对不少家具进行的改造,就好像煤球炉一般。
朱祁镇无意引领风尚,他不过是想让自己过的舒服一点。
只是上行下效。
就比如,朱祁镇不喜欢官员跪奏,天下间官员之间,大多作揖而已。当然了官场之上,除非上下级相隔了好几级,一般也很少跪,只是朱祁镇强化了这一点。
比如,朱祁镇喜欢开会,也约定成俗一套会议流程,并派人记录。掌起居注的翰林官负责这一点。
而在地方官员议事的时候,也纷纷照着这一套来。
朱祁镇自己不觉得,却不知道他很多习惯,都是后世多少代进化培养出的,很多人都觉得舒服方便才这样做的。
再加内伤他皇帝的身份,自然成为大明朝最强的时尚达人,宫外都以模仿宫中的风尚为荣。
这些作坊只要接到皇宫里的单子,即便不给钱,他们也愿意,因为如此就证明了他们的正宗。
第二处,就是工匠了。
大明最好的,技术最高超的工匠,大多都在宫中,如果能得到这些大师傅,自然再好不过了。
不过在这一点上,他们要失望了。
朱祁镇一直有意解除匠户体制,虽然还没有大张旗鼓的做,但是在刘定之推行的工业化生产下,这个体制已经在崩解之中。
毕竟这样的分工生产,需要的不是匠户,而是工人。
所以这些大师傅之前依附宫中,是一种人生依附关系。但是在这些作坊卖出的时候,这个关系也自然解除了。
商贾们不可能凭空得到这些人,如果拉拢人,就要看他们的本事了。
第三,就是这些作坊的地皮了。
如果知道熟悉北京地名的人都知道,北京有很多地方叫某某场,这些场大多都是为宫中供应的,比如大有名气的琉璃厂。
这些场或在城内,或在城外,都是当初规划北京城的时候,一起规划的。
那是几十年前了,当时北京与现在的北京可不一样。
随着承平日久,北京的人也越来越多,京城居大不易,这房价就水涨船高了。
现在看来,这些工坊所在,都是黄金地带。哪怕仅仅是将工坊推平了,在原地建一个宅子,也能值大价钱。
所以这种种原因,这些工坊卖出,三百万两,还是少说了的。
特别是在地皮这一块,如果细水长流,说不定收益更大。
刘定之自然也是给自己的留有分寸。
朝廷虽然虽然财政紧张,但并非一点钱也没有,有这三百万两打底。再凑借一点,出兵的军费大抵就有了。
军费问题一解决,武英殿之中,就变成快乐起来了。
下面的问题,就是商议出兵的人选与数量了。
朱祁镇问孟瑛。孟瑛说道:“陛下,辽东镇只需派一个军过去,就足够稳定局面,而再抽调一两万,去海西,海西就不会有失,大抵五到七万之间,就足以维持局面。”
朱祁镇说道:“如果朕想要给也先一个狠的需要多少兵马?”
孟瑛一愣,苦笑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陛下让老臣说,老臣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朱祁镇明白,打仗的因素太复杂了,哪里是单单增兵就能打胜仗的。但是朱祁镇也知道,虽然增兵不一定保证打胜仗,但是增兵之后,打胜仗的几率,要高一点。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中军留守。其他三军出动,石亨熟悉海西,让石亨先行驰援海西,负责海西战事。以杨洪为主将,郭登为副将,增援辽东,负责辽东战事。”
“陛下。”刘定之说道:“如此三百万两估计不够。”
朱祁镇说道:“朕再出内库,不过户部也要想办法。”
朱祁镇内承运库几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了,不过三百万两上下,再出内库,朱祁镇就真要紧衣缩食,大量裁剪宫中人员了。
朱祁镇相信,一个平日运行良好的财政体系,在关键时候,是能榨出钱的,只要不一直榨就没有问题。
毕竟与明后期的几个皇帝相比,朱祁镇的财政已经幸福的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了。
朱祁镇关键时候,有豁出去的勇气,如果不是朱祁镇不想再经历一次京城兵力不足的窘状,他都敢将其余四军都放出去。
毕竟说起来北京还是十二万城防军的。
只是估计朱祁镇愿意,其他人也不会愿意的。
朱祁镇说的斩钉截铁,其他人只能同意。
石亨说道:“陛下,臣有一言。”
朱祁镇说道:“说。”
石亨说道:“海西太远了,再加上道路南行,各军步骑皆有,赶到的时候,估计黄花菜都凉了,而今救人如救火,臣以为当抽调各军骑兵,以臣为先锋,先到海西,其余步卒,再慢慢行军不迟。”
朱祁镇看向孟瑛。
孟瑛说道:“可以,中军留守,也可以将中军的骑兵也换给石亨。”
以马三步七的原则,每军都有一万五千骑兵。石亨将步卒留下来一万五千补充到正中军之中,而后将剩下的两万步卒留在后面,带着三万骑兵,当天就离开了北京城,途径山海关,辽东先到海西。而杨洪与郭登第二天出发,跟在石亨的后面驰援辽东。
如此,瓦刺主力,与明军主力在正统十四年之后,再次碰撞。四年前的新仇旧恨,要重新清算。
这一次碰撞的地方,就是在海西与辽东。
谁胜谁负,还是未知之数。
不过,朝鲜战事已经进入尾声了。汉城之战,到了要见分晓的时刻。
(https://www.misongxs.com/xs/2292/62328104.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