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44章 试探

第44章 试探


每当这种时候,刘辩总要烦恼于他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皇子,连组建自己班底的资格都没有。

    偏偏他又不好通过追求封公、封王去谋求开府。

    过去,虽然有以王被封为太子的例子,但这些例子的前提无一例外都是被封王者的同期有别的太子存在。

    没有先例,且在没有太子的情况下被封王,的确会在某种意义上传递出一种失去太子竞选资格的信号。

    所以,还是要把目标定为太子。

    只是刘辩目前虽然与灵帝相处的还行,但仍有些摸不清灵帝的脉络。

    作为实际上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灵帝对于帝国目前存在的千疮百孔的现状的态度,让刘辩觉得他在乎却又不在乎,简直魔幻。

    由此导致,刘辩开始逐渐怀疑灵帝在他成为太子这件事情上的迟疑,是否真的出于董太后的反对。

    所以,刘辩想做一次试探。

    不得不说,得陇望蜀是人之常情,刘辩起初觉得能参与到政务处理中就已经足够了,有实无名也不是不行。

    现在,他意识到了什么叫唯名与器不可假于人,忍不住想再进一步。

    不过,刘辩也是有理由的,现在国家这么乱,他再不出手,还能靠谁啊!总不能靠袁绍、张让这种虫豸吧?

    目前,刘辩大体有两种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何进的办法。一是利用小黄门和黄门侍郎的制度,直接用官方渠道通知大将军;二是选择将这件事托付给梁鹄这样的中间人,由他代为传话。

    大将军掌军事征伐,与负责四方兵事功课的太尉有一定的权力重合,在窦宪之后,大将军位高于三公。严格来说,对于并州匈奴,大将军何进也有管辖权。

    并不算逾矩。

    所以,刘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种。

    这是他首次利用固有的制度来联络外臣。

    第一步,先写小纸条。

    一份正式诏书的形成其实是比较麻烦的,不是皇帝大手一挥,再盖个印就完成了这么简单,而是要经过有司的主官一一圈阅签名,主官空缺要由副手顶上,还得留下备份,防止有大聪明矫诏。这一圈流程下来,一般一两天都算是效率高的了。

    所以,皇帝在实际处理政务的过程中,碰到什么事想要大臣们去办或是出主意,自然不会选择流程拖拉的诏书,小纸条就此诞生。

    理论上,小纸条是内外朝中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实际约束力,大臣们接到小纸条,愿不愿意照着做全凭自愿。

    做下了决定,刘辩当即写了手书一份,言明他对并州匈奴的担忧,多的也没说。

    灵帝不在,刘辩叫来张让,把本来由小黄门传递的东西交给了张让,道:“张公可将此手书由黄门侍郎荀彧交给大将军。”

    张让一愣,拿着手书到玉堂殿门口,交代给了一个小黄门。

    对于刘辩来说接下来,便是等待了。

    如果何进有回应,那就说明灵帝不在乎刘辩在玉堂殿联络外臣,这意味着他给了刘辩更大的施展空间。

    若何进没有回应,就意味着刘辩的小纸条没有到何进的手上,刘辩则需警惕了。

    至于何进看到小纸条却无动于衷……刘辩觉得何进无论如何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

    何进的回应远比刘辩预想地要来得快,他表示会命令太原郡都尉丁原警惕匈奴异动。

    刘辩也算是勉强去了一桩心事。

    归根结底,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匈奴会反。以目前朝廷的情况,实在无力调集更多资源去预防了,只能依靠地方的力量。

    还是那句话,灵帝不愿意出钱,如之奈何?

    ……

    话说当初何苗平叛十分顺利,灵帝一高兴,拜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仍担任河南尹如旧。

    但很快就有人上书表示车骑将军不宜兼任河南尹,毕竟车骑将军能开府,有部曲。再担任地方官,职权就过于夸张了,这是应有之意。

    何苗知道后也立刻上书请辞河南尹。

    而接任何苗的正是此前一直在地方上刷声望的袁术。

    随着皇甫嵩、朱儁的回朝,增加食邑自不必说,战时所赐的将军印绶上交后,二人接下来的任命也有了定论。

    皇甫嵩上书认为只在汉阳驻兵五千还是有些单薄,需以三辅为后援,遂被拜为京兆尹,操练京兆虎牙都尉部所辖的郡兵。

    与依旧守右扶风的董卓一同镇守三辅。

    朱儁原来九卿之一的太仆自然是没了,回朝后被拜为光禄大夫,比二千石。

    虽属于光禄勋之下,但自光禄大夫以下,到谏议大夫、议郎,皆掌顾问应对,无常事。

    换句话说,光禄大夫是皇帝的顾问,若是能让皇帝记得,事事相商,属于给个三公都不换的职位。

    当然,若是皇帝完全不召见的话……只能说是养老专属。

    新被拜为议郎的刘备自然不愿意养老。

    他与皇甫郦一同两人率部击杀王国,得到了很大功劳,只可惜打的落水狗。

    孙坚能够封侯,除了这次平叛得了破阵首功外,还包含了他以前协助平定“阳明皇帝”、剿灭黄巾等等一系列军功。

    而以刘备此时的军功,尚不足以封侯,但已经可以使他的仕途一片明朗了。

    皇甫郦放弃被拜为议郎的机会,依旧选择侍奉在皇甫嵩左右。

    而关羽与张飞也不顾刘备的劝阻,毅然放弃了傅燮的招揽,选择跟随刘备回到雒阳。

    在何苗的安排下,关羽与张飞被拜为中郎,成了储备军官。

    何苗当然不是胡乱安排的,关羽与张飞有了中郎这一层履历后,可能去当个校尉、中郎将之类的还尚有不足,但在军中当个军司马,或去地方当个县令,基本没啥问题。

    桓帝、灵帝在最开始卖官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署郎和虎贲、羽林的数种郎官,就是因为这些郎官能提供这样一种机会。

    十一月,朝廷对立军功者的奖赏到位,军功复查工作也已经完成,征募的三河及三辅等地的士兵陆续归家,完成在军中最后工作的刘备也正式入职议郎。

    (本章完)


  (https://www.misongxs.com/xs/20710/21169.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