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催化剂
杨锐坐镇管慎曾经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张报纸,看起来像是在体验喝茶看报的公务员时间,实际上,他的脑袋里在飞快的搜索文章。
西捷工厂的设备是非常新没错,但生物领域的发展也是非常的快,只要好好筹划一番,西捷工厂的产率一定还能提高。
也必须提高。
杨锐和西堡肉联厂,以及国医外贸的联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于是在喊“王八蛋老板黄鹤……我们没有办法,拿着钱包抵工资!原价都是一百多、两百多、三百多的钱包,现在全部只卖二十块!统统只要二十块!!黄鹤王八蛋!你不是人!我们辛辛苦苦给你干了大半年,你不发工资!你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
国医外贸自己的出货渠道有限,找医药掮客的结果,就是要度让大笔的利润,此外,国医外贸经手此时的海处长,会不会趁机多捞一笔,也是很难说的事。
这些问题是杨锐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像是他不能赤膊上阵去和杜邦集团打官司一样。
世界各地的医药掮客极多,有的就在纽约或者伦敦的繁华写字楼里进进出出,有的则在战事多发地区穿梭往来,50年代的青霉素,30年代的磺胺,21世纪的叙利亚,20世纪的延安,都少不了医药掮客们的身影,而医药掮客们的目的都是赚钱,不给钱,就别指望西捷工厂生产出来的辅酶Q10卖的好了。
利润不足产量凑,这是杨锐唯一能够控制的地方。
要说提高辅酶Q10的产量的方法,杨锐脑海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就西捷工厂目前的生产线往上,半化学合成发都有好几代,半化学合成法往上,还有数代微生物提取法,更强悍的化学合成法是真正让一种药品变成白菜价的方法——不过,哪怕是杨锐脑海中,也没有一篇能够用于工业化的全化学合成法。
简而言之,辅酶Q10是一种学者们持续做了三四十年研究的产品,文献汗牛充栋,若楸让杨锐放开了选,他最多两三年的时间,就能将辅酶Q10的生产水平提高到90年代中期。
事实上,杨锐已经把捷利康的辅酶Q10的技术提前了好几年,基本将日系制药企业的技术储备给消耗干净了,而要以西捷工厂有限的资源提高产率,却又不同于直接的技术改良,你改良的太多,换设备换管道重新培训工人,动辄就是两三个月,大换代花费一半年的都不稀奇,捷利康显然不能让西捷工厂落在他手里这么长时间。
必须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改造。
杨锐沉思良久。
对他来说,这其实是更难的挑战。
因为换代或者技术改造直接抄就行了,懒的时候,一个字不改都行。
在现有条件下改造就麻烦了。
这就好像生产电视机和维修电视机的区别一样。
要说维修电视机比生产电视机复杂,那肯定是不至于,但维修电视机可真是比现成的生产电视机麻烦的多。
杨锐思来想去,将目光放在了“催化剂”一项上。
催化剂顾名思义,就是催化化学反应速率的。普通人接触比较多的,大概是汽车尾气的催化剂,比如汽油车用的三效催化剂,因为常用到稀土和贵金属铑,使得汽车企业经常性的偷工减料。同样能用于汽车尾气催化的还有DOC催化剂,SCR催化剂,NSR催化剂等等,总的来说,催化剂的使用是极其普遍的,现代化学工业,也是完全离不开催化剂的。
生物体内的酶,同样是一种生物活性催化剂,而在辅酶Q10的生产过程中,各种催化剂也早就用上了。
不过,催化剂同样是在发展过程中的。
30年的差距,让催化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说汽车尾气催化剂,想想汽车的排气速度有多快,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能催化产生反应,可见催化剂的效率之高。
但是,这么高效率的催剂是慢慢发展起来的,究竟什么样的催化剂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尝试的过程。
如果造访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学生们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催化剂。
某某学生开发出了某某催化剂,被某某公司聘请,年薪百万!
这种故事其实是很平常的。
就比如西捷工厂的辅酶Q10车间,这里最初的单日产量就超过了1公斤,到了现在,工厂秩序化生产,又数次改造,单日产量轻松超过4公斤,市值8万美元,单月产值240万美元,全年产值超过2600万。
不计算各种生产以外的开销,以及销售等部门分割走的利润,仅仅就产值来说,如果一种催化剂能提高辅酶Q10的产率5%,年产值就要提高130万美元!
如果有哪个化学系的学生走了狗*屎运,愣是做出这样一款催化剂,年薪百万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能在系统性的生产中提高5%的产值是很逆天的催化剂了,一般性质的狗*屎运是得不到这样的催化剂的,但杨锐是有办法的。
而且,比优化生产流程,改造设备简单的地方在于,催化剂基本都是添加性质的,最多控制一下温度、压力和流量,并不用费什么功夫。
更妙的是,杨锐根本不用说出催化剂的品种。
这是国内化学界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能拿年薪百万?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催化剂秘方保密。
在很多乡镇企业里,工程师和老板的关系就是斗智斗勇。
工程师揣一兜的催化剂来上班,看着时间将东西撒进去,叮嘱两声就可以回家了,年薪百万!
刚开始,老板看在自己多赚了大几百万的份上,还会尽量维持关系,但肯定会越看越窝火的。
从老板的角度看,我要先投资,再承担风险,我还要管理偌大的工厂,四处跑销售,求爷爷告奶奶的走通官方渠道,最后辛辛苦苦赚了钱,还要继续投入到工厂,你就每天撒一把添加剂,就赚几十万上百万?
基本上,所有的此类企业,老板都会想尽办法的弄清楚工程师口袋里的催化剂是什么。
而工程师也不会脑袋烧掉的,刚开始就去申请专利,因为申请了也没什么用,反而等于公布了自己的秘方。
工程师就要像防贼一样的放着老板。
比如采购原料,工程师通常都要多采购几样,以免老板猜到自己的催化剂组合。
老板也不傻,就会去翻垃圾堆,有的工程师的秘方就此现了原形,于是一个月都等不到,就要被老板一脚踢走,和年薪百万告别了。
有的工程师为了不被翻垃圾堆,就会将采购多出来的材料用水冲走,甚至先做反应再冲走……
机警的工程师,可以轻松拿钱好几年,直到有的老板受不了,提出买断秘方。
这时候,自然就是开个好价钱的时候了。
而在80年代,就曾经出现过一个这样著名的例子,某君拿了某染料厂的高薪多年,老板想要扩大经营,不愿意受制于人,于是高价买断,给了钱以后才知道,此君的催化剂就是盐。
盐是很简单,但你要知道它用在哪里做催化剂,很难。
就全社会而言,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而对杨锐来说,他能够选择的催化剂就很多了。不过,要想催化剂有效的使用,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的,一股脑的用上去,适得其反也说不定。
毕竟,化学反应是极其复杂的。
杨锐思来想去,选择了辅酶Q10合成的最后一步,在氧化反应的时候,于0摄氏度,添加硝酸铈铵催化还原。
想好了方法,杨锐给谁都没说,要了一辆车,自去平江购买。
……
(https://www.misongxs.com/xs/15988/90090058.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