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史上仅此一次
同样的科举考场硬件条件,在平时生活水平迥异的人眼中,当然会有不同的评价。
对于那些家里泡澡都用熏蒸木桶的有钱人来说,新落成的雒阳贡院淋浴房,只能算是便利。
对那些寒门士子,就当得上奢华享受了,尤其是在九月下旬的深秋寒冷中,给穷人以一丝慰藉。
考场里免费提供的干烤咸菜麦饼,更是让很多贫寒考生考完后还久久怀念。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今年的考试只提供每天早晚两顿有粥的热食。据说是前几年试行下来之后,发现原本的餐食发放秩序有漏洞,容易给内外勾结者机会。
所以今年开始每场只在发放试题之前、以及考完收了卷子之后,才会给食物。
粥这种热食不能一直保持温度,所以必须当场喝完,中午只能是吃早上领的干冷面饼,喝一点早上提前灌的冷水。
第一天的考题很快答完,卷子也都交了上去,考生们吃着考场卫兵分发的食物,各自在号房里休息。
“今年估计是过不了了,这经义考得太偏,过两年再来过吧!到时候再让父亲的故旧友人多安排几个读得差的,陪衬一下。
不过还是要好好见识一下后天考骑射的时候,其他同州考生武艺如何。这东西不好围,军中将士平时跟上官子弟比武都是让着的,得看看博功名时候的真功夫如何!”
太原郡考生郭淮吃着饼,内心骂骂咧咧的吐槽,他知道随着第一场公共课考完,自己今年基本上就是来走个过场,已经在盘算将来的“复读”了。
同时他的内心愈发怀念父亲在袁绍手下当官的那些日子了。
袁绍多好啊!在袁绍治下的时候,哪有“太守的儿子都无法被中正官选中”的悲催情况!
最多就是官位代际贬值,太守的儿子如果水平不行,一辈子只能做到县令,这是有可能的。但很少有太守那么高级的官员,子孙直接一个官都没有的断崖式家道中落。
有人发愁就有人欢喜。同样作为北方来雒阳考试的考生代表,河内郡的司马芝心态就好不少。
一方面司马芝虽然也算是大家族出身,不过河内郡的司马家在战乱年代早已逃散,尤其是司马芝这种逃到荆州去的,几乎得不到家族的支持。如今混得好的,只有逃去曹操那儿任职的,司马朗那几支。
另一方面,司马芝毕竟在荆州过过苦日子,也见过同宾贡科的考试待遇,现在再来看雒阳的北场条件,就觉得挺满足了,至少有秩序。
喝着冷水吃着干饼,吃完之后铺盖一铺,觉得连号房都比在荆州时的宽敞。哪怕身高九尺的人都能睡得下,不用蜷曲身体。
关键是铺盖似乎是白棉布的,比几年前的麻布铺盖看上去又干净暖和了一些。
“今天的经义应该答得还行,就是不知道其他河内来的同郡考生水平如何。当初在荆州没考过,是因为宾贡生都不是分郡录取的,是打乱了一起取成绩最好的。
要是如今的河内太守射坚在选拔举人的过程中舞弊,让差生围关系户,咱这种意外杀出的估计能截个机会……”
司马芝心中如是盘算着,渐渐入睡了。
只能说科举场中,人人都是勾心斗角。寒门士子经过几年历练下来,很多都知道世家大族那点围标的把戏了。
关系到做官的机会,没有人会轻忽。哪怕司马芝这种原本历史上以官声清廉公正著称的,在没做上官之前,也会渴望盯着官职,观察旁边人的小动作。
真要是毫不关心官员产生过程的,那就不会是清官了,只会是隐士。
但是,既然世家大族围标已成共识,朝廷当然也是要想办法渐渐掺沙子的,比如打乱各郡的举人,按州取前几名,这就是一个逼着地方上少围标、收敛一点的妙招。
不过,这也不是万能的,一来这些新招才刚刚部署,地方上还有办法阳奉阴违抗拒。
二来么,还是有可能存在“整个州各个郡都达成默契,都说好了依然每郡只举一两个有实力的,其他依然是陪跑菜鸟”。
而且很多做局的世家,势力范围不止一个郡,那他们就真有本事让几个郡串通了围。
尤其那种在一州之内都是望族、全州所有郡都有影响力的大家族,这种世家几乎只有将来“科举全国统筹”才有可能被彻底打掉了,但这就意味着科举得发展一段时间,把南北场南北榜都合并了。
否则只要南北分场存在,某些州打通另一些却不打通,法理上很难服众。
不过好在这个时代的南北文教差异也不大,并不是后世几次衣冠南渡之后,南方人读书明显碾压北方人的时代,如今的河南河北地区还是文教强州。
所以阻止南北合并考试的主要因素,还是国家尚未统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还不完善。将来沟通江汉和黄淮的运河体系造好了,其他道路条件也修缮一下,二十年内把科举合并到全部来首都考试,成绩不分榜,也是可以做到的。
而从眼下来看,各种确保公正性的制衡手段,总要多磨合几届,花上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慢功夫,让地方上各郡之间、各州之间对于围标的默契渐渐崩坏,不肯相信邻郡的配合,才能彻底打散世家大族的网络。
这种情况下,司马芝这种“往年是按沦陷区举子身份参考过、今年因为家乡完全光复了、改为正常参考”的考生,才显得对朝廷挺有利用价值。
这些人的考试资格不用靠地方太守推举,他们原先的考试资格还没作废呢,
因为李素规定的这套科举制,地方上举上来的举人,只要不是连续几届成绩都排在比较差的排名,那就是可以多次重复参考的。
这种人是重要的鲶鱼,可以把水搅浑,把世家大族和地方实力派的围标默契撕扯开一个口子——你不是要安排四个差生陪衬一个自家子弟么?
现在来了个不用察举举人名额的外来返乡户截胡,只要你扶持的自家子弟成绩不如那个返乡户,那就白白看着那个返乡户做官,围了白围。
……
这天的基础考试里面,李素的新理论还没有出场。主要是那些新理论也才刚诞生不久,不成体系。确实不方便在已经命题成熟的考卷里加塞,只能是作为附加题。
而且,这个附加题的要求,也不是李素本人决定的——李素还没狂妄到他自己想到点什么,就立刻让天下人去考。这背后其实是刘备的决定。
尤其是今天一早考场抓到夹带作弊的人,这个消息传到刘备耳朵里之后,刘备都觉得影响太坏了,有必要对人性善恶展开一下大讨论,正本清源把缺德之源剖析一下。
临时加题也能防止内外勾结、提前泄题。毕竟是皇帝亲自拍脑袋想到的题目,不可能有人提前准备。
当天晚上,文部尚书管宁,才亲自接到刘备的宣召,匆匆从考场回到数十里外的雒阳城,听取了刘备的圣谕。
刘备先是问了今天科举考场抓作弊的事儿,然后表达了一些对考生德行的担忧,说朝廷不会跟隔壁伪朝的曹操那样,搞毫无节制的“唯才是举、不问德行”。
朝廷是德才并重的!之所以之前对德考得比较少,只是因为德不好量化,容易沦为挖空心思的表演。
因此,曹操唯才是举不看德,不代表这是对的。如果对德的量化手段跟上了,也该恰当地考一下德,至少是了解考生对德的真实看法。
然后,刘备就把题目丢了过去,正是李素最近的创见。当然刘备只是给了题目,没给标准答案。反正现在还不需要答案,等阅卷评分的时候把答案发下给考官就好。
管宁也觉得陛下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并不反对加题。反正科举本来就是允许皇帝亲自加题的,后世的考试还有殿试环节,或者是皇帝亲自问对策论的环节。
拿到题目后,管宁匆匆赶回城南郊的贡院,时间都已经快半夜了。好在文部尚书本人在监考的时候工作不繁重,熬夜倒也不怕。
一路上,管宁自己也在琢磨着题目该如何解,如何切入把韩非对荀子人性善恶论的解读重新评判一下。
他已经揣摩出了刘备想要的观点,但怎么都无法从《荀子》和《韩非》得出刘备想要的结论,不由有些气馁。
管宁也不难猜到,这里面肯定是陛下从丞相那儿得到的新知,实在是难以想象,丞相是如何从这两本古人著作里推导出新东西的。
管宁心中忍不住暗忖叹服:“当年咱三人避居辽东,我和邴原、华歆齐名,以精通典籍礼法闻名。
这些年来,我虽早知丞相擅洞察天命,却自问那些寻章摘句的学问,丞相未必强过我等。难道连这点咱都一直看错了么?
丞相连从诸子百家古籍中寻找矛盾、辩驳去伪存真,都比我们强?难怪十二年前在雒阳,灵帝御前那场关于殿兴有福的辩论,当时还只是护乌桓校尉的丞相,能够连败华歆、董扶。
当年我只听闻结果,还耻笑华歆心浮气躁,学问不再精进。现在看来,跟华歆的学问无关,我上我也惨败。”
还真别说,管宁心中想到的那个被他“割席断交”的华歆,如今在关东伪朝的地位也是不低的。
华歆早年就是九卿了,现在执掌的也是跟管宁差不多的工作,在跟陈群搭班子管人事和文教工作呢。
郑玄、卢植已经死了,蔡邕半退休。老一代的学者都不在了,管宁他们同学几个确实能算得上文化圈里的第一梯队。
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一个个被李素在经学上吊打,还毫无还手之力,也没有不服的脾气。可见丞相平时是懒得寻章摘句,真要是做起扎实学问功底,想吊打谁就吊打谁。
……
第二天,考试的附加题发了下去。
连文部尚书管宁自己都觉得无法答得很好的题目,给到那些普通举子,自然是愈发哀鸿遍野。
不过没关系,毕竟这是选拔性考试,而不是合格性考试。只要大家都考得差,那就不会影响到录取。
刘备要求临时加这个题,也不是打算选出什么才智之士,只是想看看考生们对于“人天性善恶”、“是否相信道德是自发”的这个问题的真实看法,甚至是直觉看法。
看看有没有人会文过饰非、明明找不到关联,还非要生拉硬凑圆谎——如果真有那样的人,哪怕真似是而非论证出了“人性本善”,或者纯粹是口号式的引经据典,那也会被判最低分。
文字是不是真情流露真实看法,这还是很容易判断的。
当然了,你要是真有奇才,能在给出一定的提示后,按照李素那套思维路径把答案论证出来,那没说的,哪怕其他科目考差一点,今科基本上也是跑不了破格给个茂才了。
题目发下去之后,一些本性就不相信道德和人性,也从来没复习涉猎过这些朝纲教材的考生,果然就抓狂了(《荀子》和《韩非》本来就不在经学考试范围内)
“虚伪!天下人都知道混官场就是靠缺德,仁义礼智都是演的!谁不知道大汉数十代帝王都是行的秦政。
明明用了韩非的,还非要咱来收拾粉饰,论证韩非对荀子的解读是错的?太虚伪了!随便写写吧!”
明知自己肯定过不了的郭淮,愈发放弃治疗,随便瞎写了几句直接装病提前交卷,准备骑射考完就回太原。
类似这样明显态度有问题的考生还不止几个,多半是最近两年新光复地区的考生,很多还是袁绍、曹操统治下的既得利益家族。
估计他们要是意识到在刘备的朝廷,考生人品有问题、留下案底会有不好的影响,多半现在就会逃回关东投奔故主了吧。
不过,也有少数跟司马芝一样好好答题的。尤其是一些本身道德节操也还行的“真.孝廉”,对于加试要求论证的论点并不抵触。
倒不是这些人学问好,而是他们本来就从逻辑上觉得韩非的推导有问题。
只不过,他们也就是模模糊糊那么真心觉得,让他们讲道理,他们也讲不明白。但这不妨碍他们写一点答案拿一点分。
考生是不是真心这么想、写的有没有逻辑,判卷管到时候拿到了标准答案,自然可以看得出来。
当然,从刘备到李素,再到管宁,都知道这种考题只能用一次。也就亏得李素才刚发明出来没公布,这种考题才能侧面窥探一下考生的真实道德态度。
等明年,李素的新学术观点被刊印成经、供天下士人学习,大家都掌握了官方意识形态、道德评判标准,也就没法考这个题目了。
大家都变着花儿抄标准答案,那就没有意义了。
(https://www.misongxs.com/xs/11712/676890053.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