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松小说网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0503章 房谋杜断现其一

第0503章 房谋杜断现其一


  “学生杜如晦,奉师命迎请卫将军。”

  杜如晦!

  唐太宗李世民的辅弼良臣,“房谋杜断”之一的杜如晦!

  房玄龄善谋划,杜如晦善决断,这两人绝对是历史上超级双打组合!

  不用看系统提示就知道,一定是召唤尉迟恭时,附带而出!

  刘芒大喜。那次召唤,魏文通伍云召接连断绝关联,刘芒曾有些郁闷。而今,尉迟恭归心,杜如晦现身,刘芒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

  “天气不错,我们走着去见大师吧。”刘芒虽然知道杜如晦非比寻常,但还是想更多地了解他。

  “如晦贵庚?”

  “一十有八。”

  “我二人同龄。”但看身材,感觉杜如晦要比刘芒小两三岁。

  “如晦惭愧。卫将军已建功立业,如晦却是虚度光阴。”

  刘芒有意招揽杜如晦,留心观察他。杜如晦言词谦逊,但脸上并无丝毫惭愧。平静如斯,不卑不亢之间,透着自信。

  “地位高低,仅表明人生经历、运气的不同,如晦言语不俗,气度不凡,日后必有大成就。”

  “卫将军谬赞了。”杜如晦自幼聪明,少年老成,对自己的将来充满自信。但是,身居九卿高位的刘芒如此鼓励,杜如晦还是不免兴奋。

  杜如晦只是少年布衣,刘芒竟不论尊卑,亲切攀谈,让杜如晦惊讶的同时,也不由得心生敬意。

  “冒昧问一句,如晦缘何取二名?”

  “二名”就是两个字的名字。王莽篡权后,曾颁布了“去二名”的法律,规定世人改用一字名。只有犯罪之人,才使用二字名。

  东汉虽不再执行这条法律,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单名。特别是读过书的人,极少使用二名。杜如晦师从郑玄,学识不会差,刘芒才有此一问。

  “单名也好。二名也罢,均是称谓。卫将军少年英才,必非墨守成规之人,如晦自改名字。只是应时应世,抒发心中所想而已。”

  刘芒点头赞许道:“是啊,品行、见识才是大丈夫立世之本,某些人以出身、姓名判断他人,实在可笑。”言罢。轻声吟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两人相视,会心一笑。

  刘芒最近没白用功读书,所吟咏的,是诗经中《风雨》篇,杜如晦之名,正出于此。

  这是一首借风雨怀念人的民歌,说的是,风雨交加。天地昏暗;窗外鸡鸣,声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期待的人,心里怎能不欢喜。

  这首歌,以前一直作女子想念情人解读。后来,汉代经学之士,将这首歌的意义引申为“乱世思君”。

  汉末,乱世之秋,世人期盼明君横空出世。杜如晦自改其名,就是希望遇到明君。以施展自己的才学。

  此时、此景、此名、此人,冥冥中,竟完全契合歌中意境,两人因此相视而笑。

  只是。“乱世思君”既有对明君的期盼,也有对现今当权者的不满。说重了,有不臣嫌疑。两人都是聪明人,笑而不语,尽在不言中……

  ……

  郑玄的精神状态十分好。

  别人来见他,是客情。是应酬,是无聊,令人头疼。

  而他和刘芒聊天,是为了学问,为了兴趣。

  郑玄正在研究字词学。汉语词多,字少,其中矛盾,只能通过一字多义来解决。

  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讲汉字的本义,正本清源。

  郑玄现在做的,是挖掘整理汉字的引申和假借义,归纳整理,总结其中规律。

  刘芒说话,今古混用。朝中那些自认为是饱学之士的人,常在背后耻笑刘芒。但在郑玄看来,刘芒的遣词用句,表面上是无知、随意,表达得却更加清晰准确。而且,这种用词用字的方式,更简单,更容易被理解,仔细品味,竟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意境

  郑玄当然不知道,刘芒使用的,是经历数次变革后的汉语,经过数千年去除糟粕,虽然也损失少量精华,但沉积下来的,是古汉语无法比拟的简单和实用。

  宗师级别的郑玄,和文盲级别的刘芒,两人竟形成互为师生的奇妙关系!

  当然,以郑玄的学识,无需刻意发问讨教,在和刘芒闲聊中,便逐步领悟了刘芒的语言的妙境。

  而刘芒,在和郑玄的交流中,也是受益匪浅。

  刘芒曾向郑玄请教,如何应对朝堂上的烦心事。

  郑玄笑答:“老朽只懂经史,不懂朝堂。经史中,常有经典与后人注释相悖之事,老朽苦思良久,方有所悟,与小友分享。”

  刘芒赶紧洗耳恭听。

  “经典与注释人间行久,义或宜然,故不复定,以遗后说。这便是老朽之心得。”

  话的意思,刘芒懂。就是说,做学问,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拿不准的就不强作结论,以免遗害后人。

  可这和刘芒讨教的朝廷疑问,有什么关联呢?

  刘芒现在也逐渐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不懂就问,问了还不懂的,就要慢慢思考、反复品味,总会有所领悟。

  渐渐地,刘芒终于将郑玄做学问的心得,与处理朝廷争议之事融会领悟,那就是,研究学问,也要常常面对很多争议,和朝廷争议本质并无不同。

  而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博闻、阙疑、慎言”,通俗讲,就是“多听、少说、存疑”,也就是多听别人意见,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谨慎发表自己的意见。

  ……

  很快,陪都安邑贵族圈了,开始传出风言风语。经学大师郑玄,正在巴结卫将军刘芒。别人见他,他带答不理,却常常主动请刘芒过去。

  一个是学贯古今的大师,一个是被贵族耻笑的没读过书的乡间无赖小儿。没人相信,这两人在一起是坐而论道。

  议论的人多了,甚至传到小皇帝刘协那里。刘协年龄小,遭遇的磨难却多,顾虑也多。担心众朝臣反对,也就不再提征辟郑玄一事。

  如此一来,反倒成全了刘芒和郑玄。

  郑玄来安邑,本就是不得已。如此,更合其心意,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学问家。

  而对刘芒来说,郑玄更像是一面旗帜,是否入朝为官,并无实质意义。

  刘芒和郑玄商量,决定将郑玄送去平阳。赠予宅院,供其著书立说,传授学业。

  当然,刘芒不会忘记,向郑玄提出,希望让杜如晦出仕,辅佐自己。

  郑玄和刘芒已成忘年之交。刘芒不凡,必成大事,杜如晦是郑玄的得意弟子,如能追随刘芒,自然是幸事一件。

  “克明(杜如晦字)聪颖过人,有城府,善决断。然,毕竟年轻,磨砺尚浅。善加任用,可为辅弼。”

  “老师放心,我既不会委屈其才,也不会贸然擢升,促生骄傲。”刘芒对如何使用杜如晦,已有成算。(未完待续。)


  (https://www.misongxs.com/xs/11708/258317354.html)


1秒记住米松小说网:www.misong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songxs.com